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玮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页岩
  • 2篇油页岩
  • 1篇岩石力学
  • 1篇逾渗
  • 1篇逾渗阈值
  • 1篇三维应力
  • 1篇渗透率
  • 1篇热采
  • 1篇煤层气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孔隙压
  • 1篇孔隙压力
  • 1篇不同温度
  • 1篇MULTIP...

机构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3篇康志勤
  • 3篇王玮
  • 2篇梁卫国
  • 2篇曹伟
  • 1篇常宗旭
  • 1篇杨栋
  • 1篇赵东
  • 1篇赵静
  • 1篇刘正和
  • 1篇吕义清
  • 1篇赵阳升
  • 1篇梁洁

传媒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原位开采背景下油页岩渗透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目前地面干馏油页岩技术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提出对油页岩进行原位注蒸汽开采油气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油页岩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的开发新模式,成功实施可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并且利用太原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MDS-200型三轴渗透实验台测定了干馏后油页岩试件在三维应力下的渗透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油页岩原位开发过程中,渗透系数随地层体积应力的增加而衰减,随孔隙压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在现场原位注蒸汽工艺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水力压裂,水力爆破和增加蒸汽注入压力的方法来提高地层的渗透性,以此提高油页岩的开发效率。
康志勤王玮曹伟梁卫国常宗旭刘正和
关键词:油页岩三维应力孔隙压力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煤层气对流热采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是一款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可以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组来实现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数值仿真软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结合多孔介质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热力学理论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借助前人成果,模拟向煤层注入200℃的水,对煤层气进行热采,计算煤层的应力场、渗流场、温度场的耦合变化规律,以及煤层气的产出量。研究结果表明:向煤层注热水60 d后,煤层温度整体达到160℃以上,煤体的渗透率基本能提高到2.1×10-12m2附近,结果证明利用对流热采新技术开发煤层气是完全可行的,开采效率极高,值得进行商业推广开发。
曹伟康志勤吕义清梁洁梁洁
关键词:煤层气渗透率MULTIPHYSICS
基于显微CT技术的不同温度下油页岩孔隙结构三维逾渗规律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基于高精度显微CT技术,采用多孔介质三维逾渗理论,计算不同温度下油页岩试件(φ0.82 mm×7 mm)真实三维数字 CT岩芯的逾渗概率。逾渗概率的大小实质上反映多孔介质内部最大连通孔隙团的分布程度,可对多孔介质的连通性进行直观、准确地判定,避免因为统计对渗透性无贡献的“小级别死端孔隙”而造成对多孔介质渗透性优劣的误判。当温度达到300℃~400℃,油页岩孔隙率为8%~12%时,逾渗概率开始快速增长,最大孔隙团已完全连通三维数字CT岩芯的上、下两端,证明油页岩内部发生逾渗转变,逾渗阈值应处于8%~12%范围内。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当油页岩孔隙率低于8%时,孔隙连通团的连通性很差,相互隔离,导致流体难于渗透;而当孔隙率高于12%时,孔隙连通团的连通性很好,渗流通道变得十分通畅,更易于油气的产出和高温流体的注入。该较低的逾渗阈值范围大大降低了油页岩开发、利用的难度,为实现大规模油页岩原位注热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康志勤王玮赵阳升梁卫国杨栋赵静赵东
关键词:岩石力学油页岩逾渗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