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汇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力学性能
  • 3篇力学性
  • 2篇强塑积
  • 2篇MO
  • 1篇热影响区
  • 1篇铸钢
  • 1篇显微组织
  • 1篇接头
  • 1篇回火
  • 1篇回火温度
  • 1篇钢接头
  • 1篇钢组织
  • 1篇45钢
  • 1篇60钢
  • 1篇LDO
  • 1篇MAG
  • 1篇MAG焊
  • 1篇MAG焊接
  • 1篇淬火
  • 1篇淬火介质

机构

  • 4篇江苏徐州工程...

作者

  • 4篇李毅
  • 4篇靳鑫
  • 4篇范汇吉
  • 4篇陈波
  • 3篇朱鹏霄
  • 1篇崔海霞
  • 1篇冯坤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激光-MAG和MAG焊接Weldox960钢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对比
2018年
分别采用激光-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Laser-MAG焊)和MAG焊对Weldox960钢板进行焊接,对比分析了两种工艺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Laser-MAG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平均晶粒尺寸较小,为48μm,而MAG焊接接头的为95μm,两种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基本相同,焊缝区组织为细小粒状贝氏体,细晶区组织为细小板条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部分相变区组织为铁素体+粒状贝氏体;Laser-MAG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宽度小于MAG焊接接头的,软化带也较窄,其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优于MAG焊接接头的,条件疲劳极限为320 MPa,高于MAG焊接接头的。
李毅朱鹏霄陈波范汇吉崔海霞唐彩靳鑫
关键词:热影响区
不同淬火介质对45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绘制出水和不同PAG浓度冷却液的冷却曲线,分析了PAG浓度对介质冷却能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PAG浓度的淬火液对45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G浓度的升高,介质的冷却能力下降。采用5%~8%PAG淬火液淬火后的45钢容易得到淬火托氏体,淬火托氏体大幅地降低45钢的冲击性能;采用20%PAG淬火液淬火后的45钢显微组织为半网状铁素体和极细的珠光体。
朱鹏霄李毅陈波范汇吉唐彩冯坤靳鑫
关键词:45钢淬火介质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回火温度对G18NiMoCr3-6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17年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G18Ni Mo Cr3-6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加热淬火条件下,500℃回火时,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530~620℃回火时,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铸钢硬度和强度降低,但塑性和韧性则升高,强塑积先升高后降低。综合比较,在590℃回火时,试验铸钢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范汇吉李毅李毅陈波
关键词:MO回火温度力学性能强塑积
G18NiMoCr3-6铸钢的热处理工艺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G18Ni Mo Cr3-6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18Ni Mo Cr3-6钢经900℃奥氏体化正火后,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试验铸钢具有最高的强度,但冲击韧性和塑性最低;经900℃奥氏体化正火、630℃回火后,显微组织转变为铁素铁+颗粒状碳化物,试验铸钢强度降低,塑性最高,韧性较好;经900℃奥氏体化淬火、630℃回火后,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试验铸钢强度、塑性居中,韧性最高。综合比较,G18Ni Mo Cr3-6铸钢经900℃奥氏体化正火、630℃回火处理后,强塑积最高,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范汇吉李毅李毅靳鑫陈波唐彩
关键词:MO力学性能强塑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