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其号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侨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语境
  • 2篇哲学
  • 2篇上帝
  • 2篇上帝死了
  • 2篇追思
  • 2篇下人
  • 2篇焦虑

机构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华侨中学

作者

  • 2篇刘素民
  • 2篇董其号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上帝死了”语境下人之存在的哲学追思——兼论保罗·蒂里希之“存在的勇气”
2007年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董其号刘素民
关键词:上帝死了焦虑
“上帝死了”语境下人之存在的哲学追思——兼论保罗·蒂里希之“存在的勇气”被引量:2
2008年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学科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性的方式彰显。无意义的威胁在人的意识中被体验为一种焦虑,被存在主义所充分揭示。存在主义充分传达出现代人对"存在的勇气"的强烈吁求而成为一种揭示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根据和意义的思想活动,它体现出人对自身存在状况的忧虑和对人自身有限性的揭示。与存在主义一样,保罗.蒂里希对人的生存处境的关怀是从人的存在性焦虑出发的。蒂里希认为,面对空虚、无意义的威胁,只能深入到人生存的本体结构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面对人的本体性焦虑这种深层困境,必须用"存在的勇气"加以克服。保罗.蒂里希试图超越哲学和宗教的界限,从存在论角度对存在的勇气问题进行深刻发掘,希冀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挖出一条林中小道,其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个人之存在的意义、价值的自觉澄明无疑也是通达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
董其号刘素民
关键词: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