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绵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素
  • 1篇运动性
  • 1篇质粒
  • 1篇宿主
  • 1篇逃避
  • 1篇逃逸
  • 1篇启动子
  • 1篇猪源
  • 1篇细菌
  • 1篇细菌鞭毛
  • 1篇免疫
  • 1篇免疫逃避
  • 1篇免疫逃逸
  • 1篇菌毛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启动子
  • 1篇附和
  • 1篇杆菌
  • 1篇埃希菌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朱国强
  • 3篇周明旭
  • 3篇许绵
  • 2篇胡会杰
  • 1篇羊扬
  • 1篇张琪
  • 1篇张信军
  • 1篇何章科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细菌鞭毛运动、黏附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鞭毛是细菌表面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认为仅负责细菌的运动。然而随着对鞭毛的结构以及致病性深入研究发现,鞭毛的运动性能够促进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鞭毛介导的黏附在几种动植物病原体对宿主的定植过程中起很重要作用,而促进鞭毛结合到不同宿主组织的特异性互作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鞭毛素单体的保守区是机体先天性免疫应答的有效诱导剂,能够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然而细菌也进化出多重策略来逃避免疫识别。现对近年来细菌鞭毛在动植物宿主环境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更全面认识和研究鞭毛提供参考。
许绵周明旭朱国强
关键词:细菌鞭毛运动性免疫逃避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ltA、flhD、fimA、faeG基因启动子的预测、克隆和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致病机制与染色体上特定的毒力岛以及毒力质粒上的某些毒力基因相关。基于对ETEC毒力因子的前期研究,本研究初步预测并鉴定了eltA基因(编码LT毒素A亚单位)、flhD基因(编码鞭毛系统一级调控子)、fimA基因(编码I型菌毛主要结构亚基)和faeG基因(编码K88菌毛主要结构亚基)的启动子位置。通过构建含eltA、flhD、fimA、faeG基因启动子的LacZ报告质粒,利用β-半乳糖苷酶试验检测其活性,为进一步定位启动子、确定启动子序列,探索猪源ETEC毒力调控关系,了解细菌感染过程中各毒力因子的表达规律奠定试验基础。
胡会杰周明旭许绵张琪羊扬朱国强
关键词: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启动子
大肠埃希菌Ⅰ型菌毛fim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设计1对fimA全基因通用引物,对已知不同人、动物源的17株大肠埃希菌菌株的Ⅰ型菌毛fim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9株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探讨I型菌毛宿主嗜性。结果表明:17株菌株均能扩增出约549bp的预期大小目的片段。克隆和序列分析显示,26株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fim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7%-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8%-100%,其中出现差异的31个易发生突变的位点多为中性氨基酸,其中10株菌的fimA序列于第26个氨基酸位置连续插入了脯氨酸和苏氨酸,且80%为猪源大肠埃希菌,因此提示I型菌毛在大肠埃希菌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具备一定的宿主嗜性。
张信军胡会杰何章科周明旭许绵朱国强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