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瑶云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干细胞体外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在体外不同载体中软骨形成的能力和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猪BMSCs,将第3代BMSCs以载体内多点注射和表面点滴法植于A组:Ⅱ型纤维胶原蛋白海绵(fibrin collagen sponge),B组:生物蛋白海绵(fibrin collagen sponge and bFGF);C组: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3种载体上,于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纤维胶原蛋白海绵和生物蛋白海绵组均有软骨细胞形成,明胶海绵无细胞生长。利用SPSS10.0软件统计学处理,显示B组软骨细胞阳性数量(92.75±10.57)多于A组(36.45±8.34),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都明显多于C组(0),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SCs经分离扩增后种植于三维立体结构的纤维蛋白海绵载体上,在含有TGF-β1培养液中形成软骨;在TGF-β1和FGF的双重因子培养中,其软骨的形成能力明显增加。
- 宋世锋肖海涛武伟袁素谢瑶云吴多能白殿卿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软骨形成
- 以3种材料为载体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被引量:1
- 2009年
- 背景:纤维胶原蛋白被公认是非常理想的载体,但其胶性易流动,降解较快,且通透性有待置疑。而海绵状胶原蛋白多微孔,三维立体结构,吸附性好,临时基质与细胞基质相近(Ⅱ型胶原),作者所查文献中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用于软骨形成的报道较少。目的:对比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纤维蛋白海绵、生物蛋白海绵、明胶海绵载体中软骨形成的能力和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12/2008-08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纤维胶原蛋白海绵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生物蛋白海绵(主要成分为Ⅱ型胶原,并吸附定量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由辽宁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明胶海绵由南京金陵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方法:抽取猪髂骨骨髓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有核细胞,在含转化生长因子β1的DMEM培养液中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载体内多点注射和表面点滴法植于Ⅱ型纤维胶原蛋白海绵、生物蛋白海绵及明胶海绵3种载体上,继续以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1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于4周取材进行大体组织观察,组织学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后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液下扩增。纤维胶原蛋白海绵组可见少量的软骨基质与细胞;生物蛋白海绵组可见较多的基质与软骨细胞,细胞生长活跃,明胶海绵组可见少量散在的胶原基质,但无细胞生长。生物蛋白海绵组软骨细胞阳性数量多于纤维胶原蛋白海绵组(P<0.01),两组都明显多于明胶海绵组(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物蛋白海绵载体中软骨形成能力最强,纤维蛋白海绵次之,而明胶海绵与细胞生长不同步,软骨形成能力最差。
- 宋世锋肖海涛武伟袁素谢瑶芸吴多能杨建国白殿卿谢瑶云彭磊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软骨形成
- 电子显微镜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2011年
-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复习,分析探讨电子显微镜在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优势和意义。结果显示电镜能够提供光镜所不能得到的组织和细胞信息;发现肿瘤细胞的分化差异;判断肿瘤的起源,因此有助于肿瘤的研究和诊断。
- 贺国丽谢瑶云杨舒盈
- 关键词:肿瘤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