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雪婷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苷
  • 2篇糖苷酶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抑制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苷
  • 2篇葡萄糖苷酶
  • 2篇甘草
  • 2篇DPPH
  • 2篇HPLC-M...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血糖
  • 1篇盐法
  • 1篇药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水浸
  • 1篇水浸提

机构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辉
  • 5篇贾雪婷
  • 4篇孙佳明
  • 2篇宗颖
  • 2篇雷岱虹
  • 2篇张林林
  • 1篇牛晓晖
  • 1篇杜延佳
  • 1篇张艳平
  • 1篇李鹏飞
  • 1篇宫爽

传媒

  • 2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草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筛选甘草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方法甘草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制备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部位,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测试甘草各洗脱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各洗脱部位总黄酮含量,综合筛选并确定甘草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结果甘草乙醇提取物的70%,95%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黄酮含量均明显强于其他洗脱部位。结论 70%和95%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分应为甘草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
孙佳明张林林宗颖雷岱虹贾雪婷张辉
关键词:甘草DPPH体外抑制
HPLC-MS法对通顶散中人参藜芦相反相用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采用HPLC-MS法,对通顶散及其去人参样品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研究通顶散中人参藜芦相反相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得到了通顶散及其去人参样品水煎液的紫外(UV)色谱图、总离子流(TIC)色谱图和萃取离子(EIC)色谱图,以及相应色谱峰的紫外光谱图和EIC/MS2的质谱图。结果:通顶散水煎液中多数藜芦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含量相对于其去人参样品水煎液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33.6 min时吸收峰含量下降尤为明显,同时鉴别出33.6 min的峰为介酚胺。结论:藜芦类生物碱含量减少及介酚胺的明显减少是通顶散中人参与藜芦相反相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孙佳明李娜张艳平宫爽贾雪婷张辉
关键词:藜芦HPLC-MS
甘草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抗氧化活性及HPLC-MS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甘草乙醇提取物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甘草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精制后进行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甘草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甘草乙醇提取物能够较好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并与提取物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经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15个脂溶性黄酮类成分。结论甘草乙醇提取物具有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脂溶性黄酮类化合物。
孙佳明宗颖雷岱虹贾雪婷张林林杜延佳张辉
关键词:甘草黄酮类成分Α-葡萄糖苷酶DPPHHPLC-MS
从生物体中获得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胶原蛋白提取多集中在皮肤和肌腱等含胶原较为丰富的组织,牛、猪、羊、人的胎盘、海洋生物、植物均是其来源。胶原蛋白提取分离方法包括热水浸提提取法、酸法提取、碱法提取、盐法提取、酶法提取等,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卫生、化妆品、食品等高附加值领域中。
贾雪婷孙佳明张辉
关键词:胶原蛋白酸法碱法盐法酶法
中国鹿科动物源药材药理作用十年研究进展(二)被引量:13
2012年
中国鹿科动物源药材鹿茸、鹿角、鹿角霜、鹿角胶及麝香近十年药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结果表明,其药理作用主要概括为性激素样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抗炎、镇痛、抗氧化、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牛晓晖李鹏飞贾雪婷张辉
关键词:鹿科药理作用免疫功能抗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