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出生体质量
  • 2篇低出生体质量...
  • 2篇新生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极低出生体质...
  • 2篇极低出生体质...
  • 2篇产儿
  • 2篇出生体质量
  • 2篇出血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气
  • 1篇动脉血气分析
  • 1篇新生儿出血
  • 1篇新生儿出血症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气

机构

  • 7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7篇张立明
  • 7篇赵伟
  • 5篇尹延娥
  • 3篇林新宇
  • 3篇秦富香
  • 2篇张爱梅
  • 2篇孙志群
  • 2篇邱晓梅
  • 1篇门光国
  • 1篇刘欣
  • 1篇王娜

传媒

  • 2篇亚洲儿科病例...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母乳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2022年
目的观察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鼠李糖乳杆菌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收入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出生24 h内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I 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在常规静脉营养基础上均采用纯母乳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开奶第3天开始添加鼠李糖乳杆菌(LGG)。比较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半量全肠内喂养时间、达全量全肠内喂养时间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胃潴留、腹胀、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48.89%(χ^(2)=11.446,P=0.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半量全肠内喂养时间、达全量全肠内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2组患儿头围增长速度及身高增长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GG可降低VLBWI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降低院内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等发生率,可尽快实现全胃肠内营养,较早恢复患儿出生体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对患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秦富香张立明林新宇赵伟邱晓梅尹延娥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母乳喂养鼠李糖乳杆菌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一例报道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发现的1例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发现皮肤出血点,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送检凝血因子VII:C 0.5%,提示凝血因子VII缺乏症,送检其父母、姐姐的凝血因子VII C分别为:28.5%、31.0%、和25.2%,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经反复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新生儿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治疗效果不满意,应及时完善凝血因子检查,以避免漏诊、误诊,延误病情。
赵伟孙志群张立明尹延娥刘欣
关键词:新生儿新生儿出血症
计划性宫内转运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计划性宫内转运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以宫内转运模式转运至我院产科后娩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研究组采用计划性宫内转运模式,对照组采用紧急性宫内转运模式,记录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转运成功率,成活率,存活儿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严重合并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比较两种宫内转运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效果及转归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转运成功率100%,存活率97.9%,治愈率91.5%,对照组转运成功率90.8%,存活率84.6%,治愈率76.9%,两组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8.65±3.1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2.95±7.74)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严重合并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医患纠纷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计划性宫内转运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效果,保障疗效及预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赵伟张立明尹延娥林新宇秦富香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分钟Apgar ≤ 7分的40例新生儿为窒息组,其中3 2、BE、HCO3、乳酸值降低,PCO2则升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窒息组比轻度窒息组降低(或升高)更明显。结论: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有助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客观的反应新生儿缺氧缺血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有利于预测新生儿预后。
尹延娥刘文静张立明赵伟邱晓梅高荣荣
关键词:血气分析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
冷沉淀治疗以颅内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甲型血友病一例
张立明张爱梅孙志群赵伟
大剂量氨溴索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氨溴索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85例早产儿分为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4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氨溴索30 mg/(kg.d),连用5 d,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转归,总结NRDS发生率及使用呼吸机的情况,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13例(31.71%)应用了新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6例(14.63%)出现NRDS,上机率12.19%;对照组23例(52.27%)使用了NCPAP,15例(34.09%)发生NRDS,上机率29.55%。两组患儿上机后6 h、48 h的血气分析比较,PaO2、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aO2/FiO2、RI及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除肺部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大剂量氨溴索有助于减少NRDS的发生,降低上机率,防治轻度NRDS。
王娜张立明张爱梅门光国赵伟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氨溴索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倍氯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倍氯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体质量<1 500 g且适于胎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倍氯米松联合PS气管内滴入,对照组仅使用PS气管内滴入,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xygenindex,OI)、患儿拔管失败率、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给药前及给药第1天的OI无差异;给药第3,5天,治疗组的OI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拔管失败率、有创通气率、BPD发生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倍氯米松联合PS气管内滴入能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BPD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PS气管内滴入,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张立明赵伟田琳刘玮尹延娥林新宇秦富香
关键词:倍氯米松肺表面活性物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