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旺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被引量:3
- 2014年
- 背景:针对放射性肺损伤,临床上除了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对症处理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强大的组织修复能力。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直线加速器照射60只雌性SD大鼠胸部,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经大鼠尾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109L-1,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照射后1,2,4,6周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照射后第1,2,4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大鼠肺系数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镜下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炎症渗出较少,肺泡、肺泡壁结构基本完整,纤维化程度等均明显轻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照射2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羟脯氨酸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照射2,4,6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照射4,6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照射6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肺表面活性物质B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CR方法检测肺、肝脏、胰腺、肾脏等器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Sry基因表达,尤以肺显著。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迁移到放射性损伤的肺组织,促进放射性肺损伤组织的修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减轻肺组织纤维化等有关。
- 郑凯赵兴旺吴卫真谭建明杨顺良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肺损伤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羟脯氨酸
- 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在致敏患者肾移植前应用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单次大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在致敏患者肾移植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并接受术前单次大剂量ATG作为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ATG组)的5年临床随访资料,并选取同时期的42例PRA阳性的接受巴利昔单抗作为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排斥反应和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均未出现超急性排异反应,ATG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1.3%(16/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18/42,P〈0.05)。ATG组有2例(2.7%,2/75)出现DGF,对照组有3例(7.1%,3/42)出现D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组术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20.0%(15/75)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4%(1/42,P〈0.01)。两组发热、血清病、感染及肿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组患者的5年移植肾存活率为85.3%(64/75)高于对照组的64.3%(27/42,P〈0.01)。尽管ATG组的5年患者存活率为92.0%(69/75)高于对照组的83.3%(35/42),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单次大剂量ATG诱导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术前PRA阳性的肾移植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移植肾5年存活率,未明显增加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孙淑清赵兴旺王栋陈锦华朱文平佟智超饶明煌杨顺良吴卫真谭建明
- 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巴利昔单抗
- 肾移植术后多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 【目的】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移植肾术后多尿期充足的灌注,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及中心静脉压的准确监测。【方法】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双腔抗菌型中心静脉导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本...
- 仰贤凤赵兴旺
- 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方法】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1月~2012年8月共行肾移植676例,7例发生淋巴漏,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23~46岁,均为首次移植。血管吻合采用供肾动脉与患者右侧髂外动...
- 邹雪莲赵兴旺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尸体肾移植手术的87例患者,其中男76例,女11例,年龄18~5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从入院第...
- 邹雪莲罗芳陶小琴高霞蔡锦全赵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