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军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灾害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病
  • 1篇水稻病虫
  • 1篇水稻病虫害
  • 1篇区划
  • 1篇区域分异
  • 1篇自然灾害
  • 1篇综合区划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分析
  • 1篇干旱
  • 1篇病虫
  • 1篇病虫害
  • 1篇虫害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徐刚
  • 3篇周婷婷
  • 3篇赵志军

传媒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重庆市各区县自然灾害资料,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到单灾种自然灾害分布图,进行图层叠加,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图斑合并,并结合重庆市地貌格局对自然灾害区域界线进行调整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图,将重庆市划分为渝东北部和渝东南部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等两个一级区,进而按照自然灾害区域分异与组合,划分6个二级自然灾害区。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可为重庆市的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赵志军徐刚白基恒周婷婷
关键词:自然灾害区域分异综合区划
重庆市农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利用重庆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3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重庆市气象灾害标准》统计1960-2013年农作物生长季的干旱次数和强度,并采用数理统计、地统计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农作物生长季干旱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干旱发生次数年代际差异明显,且干旱长期变化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近10年来,高强度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有上升趋势;重庆市干旱主要发生在渝西南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渝东北地区.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不同区域农作物布局和防旱避灾提供科学依据.
周婷婷徐刚白基恒赵志军
关键词:干旱
重庆市水稻病虫害的时间分布规律与重灾年份预测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水稻是重庆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频发的水稻病虫害始终是制约重庆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利用重庆市1950-2013年的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水稻实际损失和水稻播种面积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法和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的时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增长态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之后,呈现发生范围广和损失增大的趋势,这表明水稻整体的抗灾能力的不稳定性。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和受损率具有特别显著的同步性特点,表明水稻病虫害致灾能力强;小波分析显示重庆市水稻病虫害受损率异常指数存在着准8年和23年的振荡周期,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异常指数存在着准14年和23年的振荡周期;水稻病虫害灰色灾变预测结果表明,2014-2033年将出现4个重灾年份,可能出现在2015-2016、2018-2023、2025-2026和2028-2031年期间。这将为重庆市水稻病虫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白基恒徐刚周婷婷赵志军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小波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