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鹏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回火对42CrNiMo6钢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42CrNiMo6钢的韧脆转变温度。根据42CrNiMo6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的低温冲击吸收功,推算冲击断口形貌的剪切断面率。结果表明,590℃回火后,合金韧脆转变温度为室温;620℃回火后,合金韧脆转变温度为-50℃;而650℃回火后,合金韧脆转变温度为-70℃。回火温度的提高会增加合金的低温冲击吸收功,但会降低材料强度和韧脆转变温度,提高材料的工况应用范围。
- 赵亮邹鹏王飞宇陈丽娟闫卓雍建华金星
- 关键词:韧脆转变温度
- 08Ni3D锻钢个别低温冲击数值低的原因分析
- 本文就08Ni3D锻钢的低温力学性能试验中出现的个别冲击数值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应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等检验仪器进行了金相组织、扫描电镜断口形貌、高倍显微组织、线扫描等相关理论的检验分...
- 张尔康王飞宇郝春娜邹鹏杜凯王志强张忠和
- 文献传递
- 利用U曲线法对35CrMo钢理想临界直径的研究
- 2021年
- 本文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35CrMo钢的淬火理想临界直径,根据不同位置的洛氏硬度绘制U型曲线,推算出材料的淬火理想临界直径。调质处理后,当零件直径大于材料淬火临界直径时,表面为索氏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强度下降明显。
- 赵亮舒鑫邹鹏邵帅闫卓孟越梁盈
- 低碳贝氏体钢HQ785热处理工艺
- 2018年
- 对低碳贝氏体钢HQ785进行正火,调质处理,通过调整回火温度,发现试样用钢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受回火温度影响很大。
- 陈丽娟赵永生陈广慧陈炜邹鹏王思倩
- 关键词:回火温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 08Ni3D锻钢个别低温冲击数值低的原因分析
- 本文就08Ni3D锻钢的低温力学性能试验中出现的个别冲击数值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应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镜(SEM)等检验仪器进行了金相组织、扫描电镜断口形貌、高倍显微组织、线扫描等相关理论的检验分...
- 张尔康王飞宇郝春娜邹鹏杜凯王志强张忠和
- 摆锤冲击吸收能量和断口测量结果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对于不同金属材料,分别采用夏比U型缺口试样和夏比V型缺口试样进行冲击吸收能量测试,并对夏比V型缺口试样断口的剪切断面率和侧膨胀值进行测量,研究了不同缺口形式的冲击吸收能量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夏比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和断口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韧性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 邹鹏
- 00Cr25Ni6Mo3N不锈钢脆性的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通过对某企业生产的00Cr25Ni6Mo3N双相不锈钢检验发现,不同锻件的冲击功差异很大。然后对冲击功低的00Cr25Ni6Mo3N双相不锈钢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组织分析,造成冲击功低的根本原因是在锻造过程中产生了金属间析出相;而导致金属间析出相产生的原因是锻造工艺控制不当,热处理不能消除由锻造工艺不当造成的缺陷,而严格控制锻造加热制度对扼制金属间析出相意义更大。
- 陈炜刘业超梁盈赵帅蒋申柱邹鹏
- 关键词:脆性冲击功显微组织
- 尺寸因素对35CrMoV钢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就尺寸因素对35CrMoV的调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有效厚度100 mm和140 mm的35CrMoV锻件,分别在距离表面不同尺寸的部位切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35CrMoV钢的力学性能从表层到次表层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从次表层往里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变化值不大;金相显微组织也由回火索氏体过渡为回火索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有效厚度从100 mm增加到140 mm,水淬时间由90 s增加到125 s,力学性能指标仍然降低,主要是冲击韧性下降20%以上。本试验规律对实际应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王思倩张忠和王飞宇邹鹏于广义刘业超
- 关键词:力学性能
- 低碳贝氏体钢HQ785淬火工艺研究
- 2018年
- 利用电镜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屈服强度为785 MPa等级锻钢件的低碳贝氏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试验用钢的力学性能受淬火温度影响不大,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受材料热处理后晶粒尺寸及合金元素固溶程度的影响。
- 陈丽娟赵永生陈广慧陈炜邹鹏赵亮王思倩
- 关键词:低碳贝氏体钢淬火温度力学性能金相组织
- 高级渗碳淬火钢网状碳化物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本文对17CrNiMo6、18CrNiMo7-6、12Cr2Ni4三种渗碳钢进行四种不同的渗碳淬火工艺,对出现网状碳化物的敏感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按国家标准采用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方法,对碳化物级别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8CrNiMo7-6钢的网状碳化物敏感性最高,其次是17CrNiMo6钢和12Cr2Ni4钢;820℃淬火后渗碳钢的碳化物级别好于780℃淬火的;二次淬火后渗碳钢的碳化物级别好于一次淬火的。
- 邹鹏张忠和张博闫帅王飞宇张尔康
- 关键词:渗碳钢网状碳化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