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聪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有机碳
  • 2篇稻田
  • 2篇岩溶
  • 2篇岩溶区
  • 2篇水稻
  • 2篇水稻田
  • 2篇碳储量
  • 2篇碳密度
  • 2篇土壤剖面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桂西北
  • 2篇
  • 2篇垂向分布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酸性土
  • 1篇酸性土壤
  • 1篇碳储量估算

机构

  • 4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6篇钟聪
  • 3篇夏学齐
  • 3篇侯青叶
  • 3篇杨忠芳
  • 2篇胡宝清
  • 2篇王成
  • 2篇姜伟
  • 1篇余涛
  • 1篇张新英
  • 1篇李杰
  • 1篇朱立新

传媒

  • 2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岩溶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桂西北典型岩溶区水稻田成土剖面砷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8年
调查分析桂西北典型岩溶矿区及其周边水稻田成土剖面砷含量及相关土壤参数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岩溶区土壤砷的含量垂向分布及迁移规律,并探讨了岩溶区土壤砷垂向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三个典型土壤剖面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石灰岩土,化学风化程度较高,土壤砷自然来源主要为土壤母质;土壤剖面砷含量的垂向分布均为表层相对富集、深层相对稳定,而土壤有机碳是制约岩溶区水稻田土壤砷垂向迁移的关键因素;矿区外围的两个土壤剖面砷含量主要富集在10~20 cm层,而在0~10 cm层砷含量相对较低,土壤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5 mg·kg^(-1)和5.0 mg·kg^(-1);而临近矿区的土壤剖面具有土壤砷高背景值的特点,土壤砷含量平均值为46.2 mg·kg^(-1),且砷主要富集在20~40 cm的次表层,而在10~20 cm层砷含量则相对较低,但在0~10 cm层土壤砷含量又显著高于10~20 cm层,这表明外来源对该剖面表层土壤也具有显著影响。
钟聪王成李杰黄金兰陈美君何萍张新英胡宝清
关键词:岩溶土壤剖面
桂西北典型岩溶区水稻田成土剖面砷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对桂西北典型岩溶矿区及其周边水稻田成土剖面砷含量及相关土壤参数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岩溶区土壤砷的含量垂向分布及迁移规律,并探讨了岩溶区土壤砷垂向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钟聪王成李杰黄金兰陈美君何萍张新英胡宝清
关键词:岩溶土壤剖面
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源汇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收集了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的2 856个土壤统计剖面数据,计算了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土壤0~20 cm和0~65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根据1∶40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统计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合本研究采集的105个表层土壤数据,估算了青海省典型地区土壤有机碳近30年来的年均变化量。研究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温度、降雨等气候因子的关系方程,根据青海省土地利用现状估算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青海省土壤碳源汇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0~20 cm表土层SOCD20加权平均值为4.509 kg/m2,其值在各类型土壤间差异较为显著,SOCR20为2.953 Pg;0~65 cm的SOCD65加权平均值为13.597 kg/m2,SOCR65为8.904 Pg。由于受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海拔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带状分布特征;(2)近30年来青海省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3)根据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年均气温变化趋势,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土壤将表现出碳源效应,而研究区愈加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大面积草地退化等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也是造成土壤碳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钟聪杨忠芳夏学齐侯青叶姜伟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储量全球变暖
南方典型丘陵区酸性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来源分异解析被引量:16
2016年
本文采用基于多元统计的APCS-MLR和基于GIS技术的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广西南宁市郊区典型丘陵水稻种植区酸性土壤为例,有效的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分异进行了解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研究区8种重金属中除部分样点的Cd以外,其它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研究区土壤大部分未受到污染,少部分受到了轻污染,其中Cd处于轻污染的样品数最多;(2)重金属在不同岩性岩石中的含量差异较大;(3)研究区水稻产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土壤母质继承和农田施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农田施肥中引入较多的重金属为Hg和Cd。此外,研究区主要的岩石类型碳酸盐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d和Hg;(4)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南方丘陵区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与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本文所提出的绝对主成分得分(APCS)与GIS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对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有力的验证,对于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李杰朱立新战明国杨志强钟聪
关键词:酸性土壤丘陵重金属GIS
河北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众多研究报道了华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具有明确地显著增加的趋势,表现出"碳汇"的效应,但是,华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尚未明确。基于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河北平原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20 029个土壤分析数据和河北省各气象站多年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探讨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变化量在不同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带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温度变化为0.29℃/10a,年降水变化为-25.99 mm/10a。河北平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0.18-18.72kg/m2,平均为(2.19±0.78)kg/m2,其空间分布呈由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量为39.17 Mt。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河北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变化量的主控气候因素,但是,其受到降水量的制约。但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与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并不服从简单的依变关系,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农业活动很可能就是气候因素之外影响土壤有机碳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充分考虑到研究区的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分带等因素,可以有效地分析大尺度区域范围内的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钟聪杨忠芳胡宝清张秀芝侯青叶夏学齐余涛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密度碳储量气候变化年均温度年降水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被引量:7
2011年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405件,根系土305件,对采集的原水进行过滤和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210Pb1、37Cs、粘土矿物、磁化率、反射光谱、粒度的测试结果,开展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通量、流域内有机质迁移方式及扎龙湿地沉积速率等研究,认为:本区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土壤质地;乌裕尔河流域每年主要以溶解形式在水体中长距离迁移的方式向扎龙湿地输入有机碳,其总量估计为2.91×106kg;扎龙湿地每年沉积的有机碳总量估算为2.71×106kg,近几年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4 g/(cm2.a)。根据本区的有机碳循环数据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侵蚀土壤最终进入扎龙湿地进行沉积,属于碳汇的范畴。研究结果对于查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汇/源影响提供了依据。
姜伟侯青叶杨忠芳夏学齐钟聪
关键词:土壤侵蚀有机碳沉积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