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娜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温
  • 1篇地温场
  • 1篇亚寒带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湍流
  • 1篇湍流强度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相互作用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青藏高原中部
  • 1篇陆气相互作用
  • 1篇近地
  • 1篇近地层
  • 1篇近地层湍流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高晓清
  • 2篇高娜
  • 2篇周亚
  • 2篇杨丽薇
  • 1篇侯旭宏
  • 1篇惠小英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中部聂荣亚寒带半干旱草地近地层湍流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湍流运动是大气最基本的运动特征,是地气间能量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利用2014年7月18日至8月31日青藏高原中部聂荣观测站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湍流统计特征以及近地层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和稳定层结下,风速分量归一化标准差σ_u/u_*,σ_v/u_*,σ_w/u_*与稳定度参数z/L满足相似理论的"1/3"定律,近中性条件下趋于常数,并表现为σ_u/u_*≈σ_v/u_*>σ_w/u_*;在不稳定层结下,温度、水汽密度和CO_2浓度归一化标准差σT/|T*|、σq/|q_*|和σ_C/|C_*|与|z/L|满足"-1/3"定律,在近中性层结下趋于常数,且明显大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湍流在风速0 m·s^(-1)I_w。夏季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CO_2通量的日变化以吸收为主,最强达到0.46 mg·m^(-2)·s^(-1)。
杨丽薇高晓清惠小英高娜周亚侯旭宏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部湍流强度
1981-2000年中国大陆1.6m地温场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1981-2000年中国157个1.6m地温观测站的20年平均地温值进行了客观分类,将全国1.6m地温场分为四类,并对各类地温场20年区域月距平值进行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结果表明:(1)中国1.6m地温场可以客观地分为四类区域,分别是冷区(T_(1.6)≤9℃),包括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暖区(T_(1.6)≥18℃),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次冷区(9℃≤T_(1.6)≤15℃),主要包括西北地区;次暖区(15℃≤T_(1.6)≤18℃),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地区;(2)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得到的四类地温场的月距平都有明显的准1.5年和准4年变化周期;(3)在1981-2000年间四类地温场的变化趋势分为两种,分别是持续上升型(包括冷区和次冷区)和先降后升型(包括暖区和次暖区),并且上升的幅度随时间增大,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四类地温场的增温趋势越来越明显。
高娜高晓清杨丽薇周亚
关键词:气候变化陆气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