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沛东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学位
  • 2篇学位研究生
  • 2篇医师
  • 2篇医学专业学位
  • 2篇住院医师
  • 2篇专业学位
  • 2篇专业学位研究...
  • 2篇临床医学专业
  • 2篇临床医学专业...
  • 2篇临床医学专业...
  • 1篇性别结构
  • 1篇需求为导向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医学院校
  • 1篇舆情
  • 1篇舆情管理
  • 1篇院本
  • 1篇院校
  • 1篇失衡
  • 1篇网络舆情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于沛东
  • 2篇富冀枫
  • 2篇陈莉
  • 2篇方燕
  • 2篇刘玮
  • 1篇董艳
  • 1篇韩苏曼

传媒

  • 1篇科技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中国学位与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现状调查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制的调查量表对95名2010级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导师指导、就读收获)进行评价,并与2010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导师指导评价得分最高为(4.51±0.56)分,课程设置的评价最低为(3.84±0.40)分,总体评价平均(4.45±0.50)分。研究生住院医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得分高于研究生住院医师评价得分;研究生住院医师对于临床轮转、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论文导师指导等培养环节的评价得分于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导师指导和实践教学。结论学生对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比较满意,其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临床实践教学和日常过程管理应得到导师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陈莉方燕于沛东董艳刘玮富冀枫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
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近十年来,我国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并且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女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小学各科目中女教师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但均呈上升趋势,以往小学男教师数量所占比例较多的教学科目逐渐减少;我国各地区小学女教师比例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我国城区、镇区、乡村小学女教师比例存在一定差异,城区小学女教师比例高于镇区小学女教师比例,乡村小学女教师比例最低;全国所有城乡、省市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均呈现失衡状态;个别地区近十年女教师比例差异较大,但纵观十年均呈增长趋势。教师性别结构失衡会对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在教师培养、就业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并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竞争力,从根本上吸引广大男教师,从而逐步解决教师性别结构失衡问题。
韩苏曼于沛东
关键词: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院“本研计划”实践探析
2018年
学生间的经验传承与引导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一种模式,也是学生工作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展朋辈教育必要性的解析,结合本科生和研究生两大群体特性,提出在"本研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朋辈教育新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资源整合,构建和完善医学院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于沛东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95名2010级研究生(住院医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实...
陈莉方燕于沛东董燕刘玮富冀枫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学管理
文献传递
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探究
2021年
互联网时代衍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网络舆论,负面的舆论被称作为"网络舆情"。近年来,网络舆情在高校里时有发生,以医学生为主体的医学院校也不例外。然而,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很多高校舆情管理者在处理不断出现的舆情事件时缺乏科学应对策略,使高校陷入舆论的旋涡里,不仅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且大大损害学校形象和声誉。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笔者在深入研究舆情理论的基础上,对医学院校网络舆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院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和引发根源的特殊性,以网络舆情演变发展过程(发轫期、扩散期、爆发期、回落期)为轴,提出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祝宇桐于沛东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