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萍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腰椎上关节突棘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上关节突棘形态的观测,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35例成人、2例儿童的完整干燥脊柱标本及5例胎儿脊柱湿标本,观察上关节突棘,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成人的颈椎、T1和L5及儿童和胎儿的全部脊柱标本上未观测到上关节突棘的存在,成人其余的胸椎和腰椎上均观察到上关节突棘,而且上关节突棘多出现在下胸椎和L1,随着胸椎序数的增加上关节突棘的出现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腰椎序数的增加,上关节突棘的出现率有减少的趋势。结论:上关节突棘是成人胸、腰椎的骨性结构,有必要对其予以命名;其参与椎管和椎间孔的构成,可造成相应结构受压。
- 曲永松吕美玲于海萍安月勇裴燕芳徐伟善董翠玲刘承双纪冬维
- 关键词:胸椎腰椎椎间孔
- 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观测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观测,为国人提供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5具,解剖观察胸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30侧胸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和体横韧带,T1 ̄T12均发现横孔下韧带,其出现率从T1 ̄T12分别为10.0%、10.0%、23.3%、30%、46.7%、53.3%、76.7%、80.0%、80.8%、86.7%、90.0%、86.7%;T3 ̄T12横孔下韧带的长度随着椎骨序数的增加而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胎儿胸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胸椎的正常组织结构,对胸椎神经根管内的结构具有固定、支持和保护作用。
- 曲永松于海萍吕美玲裴燕芳安月勇刘润涛张福清孙文友韩文祥
- 关键词:胎儿胸椎椎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