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江
- 作品数:38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辣木叶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与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探讨辣木叶多糖(Moringa oleifera leaf polysaccharide,MOL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对照组(DSS组)、MOLP-L(25 mg/kg)、MOLF-M(50 mg/kg)、MOLF-H(100 mg/kg)组,通过饮用4%DSS诱导小鼠UC模型。试验期间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体重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DAI)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10、HMGB1和结肠组织MPO含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1β、IL-10、HMGB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LR4、MyD88、P65、p-P65、IκBα和p-IκBα的表达;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一般状况下降,体重减轻,结肠长度缩短,DAI和病理切片损伤评分均显著增加(P<0.001);TNF-α、IL-1β、HMGB1含量和MPO活性显著升高(P<0.001),结肠组织中TLR4、MyD88、p-P65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与DSS组相比,不同剂量MOLP处理组明显改善上述病变和炎性指标,显著提升了IL-10的表达,作用结果具有剂量依赖性;并且MOLP可以改善UC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恢复菌群平衡。研究结果提示MOLP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和相对丰度进而发挥防治UC的作用。
- Hosameldeen Mohamed Husien彭伟龙刘明江伯若楠李金贵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因子肠道菌群
- 青蒿琥酯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子孢子侵入DF-1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为研究青蒿琥酯(ARS)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SP)侵入DF-1细胞的影响,本实验利用ARS分别处理SP和DF-1细胞,前者经特定荧光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SP线粒体膜电位和侵入率。结果显示,ARS(2.5μmol/L)处理DF-1细胞12 h与未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S直接处理SP 2 h,可使SP线粒体膜电位下降33.97±8.40%,并使其对细胞的侵入率下降4.13±3.97%。ARS直接处理细胞2 h和12 h后,再加入SP,则其侵入率分别下降7.23±2.74%和53.67±0.74%。细胞和SP混合后用ARS处理12 h,其侵入率下降56.30±1.81%。若在ARS处理的同时加入凋亡抑制剂米酵菌酸,可以使SP的侵入率提高9.70±0.60%(p<0.01)。这表明ARS作用于细胞后对SP侵入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本研究为青蒿素类药物抗球虫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焦金英赵昕赵昕刘明江李金贵刘明江
- 关键词:青蒿琥酯柔嫩艾美尔球虫子孢子
- 犬炎症性肠病被引量:2
- 2020年
- 犬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该病以肠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为特点。目前IB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该病与免疫、遗传、环境因素以及肠道菌群失衡有关。本文对IBD患犬肠道菌群、免疫和炎症标志物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相关业者加强对犬IBD的认识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陶娅殷邵杰刘明江李金贵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炎症标志物
- 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成分及艾条燃烧温度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通过对湖北蕲州、河北安国、河南安阳、甘肃天水四个产地艾叶(艾绒、艾渣)的挥发油成分及相应产地艾条燃烧温度的比较,探讨影响艾条质量的因素。将上述产地艾叶分别制成叶绒比为10∶1的艾绒,并收集艾渣。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艾绒、艾渣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另将上述艾绒分别制成艾条,利用温度记录仪记录艾条燃烧温度曲线。结果表明,上述四个产地艾绒挥发油分别鉴定出10种、31种、21种、19种化合物,艾渣挥发油分别鉴定出28种、33种、31种、22种化合物;四个产地艾条燃烧平均温度(中心点、边缘点、半径中点)分别为(533.7±18.9)℃、(463.1±146.2)℃、(524.1±48.6)℃、(439.1±116.7)℃;持续时间分别为(80.7±14.7)min、(60.3±18.9)min、(57.7±11.1)min、(39.5±11.8)min。结果提示,艾绒与艾渣中挥发油成分种类、含量均有差异,不同产地艾绒或艾渣挥发油中所含成分种类、含量均有差异;湖北蕲州艾绒中挥发油种类最少,但各成分含量较高,且燃烧平均温度最高。以"灸材"角度看,蕲艾优于其他三个产地艾叶。
- 王惠文韩子逸龚珉伟赵昕张弛刘明江
- 关键词:挥发油艾绒GC-MS艾条燃烧温度
- 猫流涎症的诊治病例
- 2020年
- 动物病理性流涎常见于口炎、咽炎、唾液腺炎、药物刺激、营养缺乏、吞咽障碍或慢性肾衰竭等疾病,但临床上亦常见现代检测手段未能查明病因的流涎症。中(兽)医理论认为,脾在液为涎,若脾胃不和,可致涎液分泌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或涎下多唾等现象。本文介绍1例猫因脾胃虚寒、胃气不降致流涎症的诊治过程,以期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 乔树苗韩杰刘明江
- 关键词:脾胃虚寒药物刺激流涎症营养缺乏脾胃不和口炎
- 青蒿琥酯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合对临床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ARS与7种抗生素分别对6株临床分离E.coli的敏感性;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ARS分别与7种抗生素联合对耐药E.coli的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判定联合抑菌效应;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ARS预处理对抗生素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使用ARS无明显抑菌作用,但当ARS≥512μg/m L时,与抗生素联用可显著降低抗生素MIC值,其中除链霉素FIC指数为0.6,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抗菌药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效应。使用512μg/m L和1024μg/m L ARS前处理耐药E.coli仅增加链霉素和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ARS本身不具有抑菌活性,但与受测试抗生素同时使用可显著增加抗生素对耐药E.coli的抗菌效果,而ARS预处理对受测试抗生素的增敏效果有限。
- 魏思敏汪培嘉田启明陶娅刘明江李金贵
- 关键词:青蒿琥酯抗生素敏感性
- 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口服给药方面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 2023年
- 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注射和口服。与注射相比,口服给药途径在安全性和制造成本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但由于各种生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某些口服药物的利用率,因此口服给药的应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已有不少递送系统开始应用于口服药物的递送,其中一些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免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通过降低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或实现药物靶向释放等方式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药物毒性。论文概述了近年来流行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旨在为更多的难溶性口服药物新型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思路。
- 李嘉雯刘伟新王晶李金贵刘明江刘明江
- 关键词:口服给药
- 角叉菜胶诱导的慢性血栓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的角叉菜胶溶液连续腹腔注射的方式处理小鼠,筛选慢性血栓小鼠模型的条件。方法将7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对照组、0.02%剂量组、0.04%剂量组、0.06%剂量组、0.08%剂量组、0.10%剂量组、0.20%剂量组。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1 mL/g),其余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角叉菜胶溶液(0.01 mL/g),每天注射1次;各组小鼠饲养于(20±1)℃室温下并自由采食、饮水。每天观察各组出现黑尾的情况(黑尾率、黑尾长度);出栓即采样;采血检测血凝四项,检测结肠组织与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结果0.06%剂量组小鼠第5天出栓2只,第6天出栓8只;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6%剂量组小鼠FIB含量显著升高(P<0.05),APTT显著缩短(P<0.05),TT显著延长(P<0.05),PT极显著延长(P<0.01);0.06%剂量组结肠组织与血浆中SOD、GSH-Px均极显著降低(P<0.01)、MDA显著升高(P<0.05);0.06%剂量组结肠组织与血浆中TNF-α、IL-1β显著升高(P<0.05)、IL-10显著降低(P<0.05)。结论初步得出室温为(20±1)℃条件下,0.06%的角叉菜胶溶液(0.01 mL/g)连续腹腔注射6 d(每天1次)是建立慢性血栓小鼠模型的最适条件。
- 韩子逸沈诗怡张金鑫周燕赵昕刘明江徐霄龙
- 关键词:小鼠角叉菜胶氧化应激炎性因子
- 青蒿素、黄花蒿与黄连素单独和联用的抗球虫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本文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口服接种制作雏鸡球虫感染模型,在接种前1 d至接种后5 d拌料投喂青蒿素(20mg/kg)、黄花蒿干叶片(5%)、黄连素(125 mg/kg)或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临床球虫病症状、盲肠病变计分、粪便卵囊计数以及抗球虫指数的计算来评价药物的预防球虫感染的作用。结果表明:青蒿素、黄花蒿干燥叶片、黄连素以及青蒿素与黄连素、黄花蒿干燥叶片与黄连素的联合用药均能减轻E.tenella的致病程度,且效果类似,但药物联合使用未见增效作用。
- 吴阳阳王安源张醒醒丁金鑫焦金英刘明江李金贵
- 关键词:球虫雏鸡青蒿素黄花蒿黄连素
- 青蒿琥酯对Con A诱导小鼠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免疫性肝病是临床上难治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性药物,因此,研发新的有效干预药物,对防治免疫性肝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该研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27,54,108 mg·kg-1)Art灌胃小鼠连续7 d,然后尾静脉注射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于造模后8 h采血液和肝组织进行血清转氨酶(ALT,AST)、组织病变、炎性细胞因子以及NF-κB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Art高浓度组显著降低了模型小鼠的肝指数、ALT和AST水平(P〈0.01),组织病变也明显减轻,同时降低了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7的水平而增加了炎性抑制因子IL-10的表达(P〈0.05),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108 mg·kg-1Art可显著抑制NF-κB关键蛋白p-p65和p-IκBα的表达(P〈0.01)。NF-κB特异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也可显著抑制p-p65和p-IκBα表达并减轻肝损伤。以上结果说明Art主要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对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该研究为青蒿琥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损伤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 曹婕赵昕赵昕郑卉刘明江
- 关键词:青蒿琥酯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