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东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1篇地理成分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灾后
  • 1篇植物分布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死木
  • 1篇区系
  • 1篇区系成分
  • 1篇区系成分分析
  • 1篇区系特征
  • 1篇群落
  • 1篇贮量
  • 1篇林下植物
  • 1篇阔叶
  • 1篇阔叶林
  • 1篇分布区
  • 1篇分布区类型
  • 1篇风景林

机构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州市园林科...

作者

  • 3篇苏志尧
  • 3篇柳泽鑫
  • 3篇孙东
  • 2篇区余端
  • 2篇熊咏梅
  • 1篇张璐
  • 1篇朱纯

传媒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城乡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分别以白云山、帽峰山、莲塘风水林作为广州市区、城郊和郊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代表,分析其植物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类最丰富,维管束植物有87科155属212种,优势科为茜草科、大戟科、樟科、禾亚科、芸香科、紫金牛科、壳斗科;白云山维管束植物有72科121属168种,优势科为茜草科、樟科、桑科、禾亚科、大戟科、冬青科;而莲塘风水林森林群落有55科88属102种,优势科为茜草科、樟科、大戟科。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三个群落皆以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分布属,群落缺乏典型的热带成分,但具有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其中白云山的东亚分布类型有3属;帽峰山的东亚分布类型有4属,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有1属;而莲塘风水林则没有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类型。
朱纯熊咏梅柳泽鑫孙东苏志尧
关键词:区系特征地理成分分布区类型
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的组成与结构被引量:13
2011年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比较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种类组成、径级结构、样方分布以及腐烂等级状态。结果表明:冰灾后迎风坡林分的CWD贮量为14.81 t/hm2,明显高于背风坡林分5.66 t/hm2的CWD贮量;且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有较大的差异,迎风坡林分中CWD存在形式以倒木为主,而背风坡林分则以枯立木为主;倒木的分解速度较快,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状态,而大多数枯立木则处于轻度分解状态;迎风坡林分大径级树种由于积雪作用,形成大量倒木;而背风坡林分小径级树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大量枯萎死亡。冰灾引起的CWD剧增会严重影响森林演替的进程,其中倒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短期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而枯立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量化研究。
柳泽鑫张璐区余端孙东苏志尧
关键词:冰灾粗死木质残体贮量
林隙光照对广州市风景林林下植物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以广州市3个地点合计3 hm2的风景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林隙光照与林下植物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揭示了林下植物与林冠开度、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林下总光照4种林隙光照都密切相关(P<0.01).指示种分析(ISA)表明了林冠开度的指示种为15种,林下总光照的指示种为9种,林下直射光和林下散射光的指示种各5种.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也进一步说明了林冠开度、林下总光照、林下直射光和林下散射光均对林下植物分布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今后研究林隙光照与林下植被分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孙东朱纯熊咏梅区余端柳泽鑫苏志尧
关键词:林下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