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疫情
  • 2篇水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艾滋病
  • 1篇带状疱疹
  • 1篇道路交通
  • 1篇道路交通安全
  • 1篇道路交通伤害
  • 1篇猩红热
  • 1篇疫情状况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调查
  • 1篇水痘暴发
  • 1篇水痘疫情
  • 1篇突发事件
  • 1篇疱疹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聚集性
  • 1篇交通安全

机构

  • 6篇大连市沙河口...
  • 3篇大连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崔为军
  • 2篇李智英
  • 2篇孙海
  • 1篇刘大鹏
  • 1篇熊帮洁
  • 1篇张洪轩
  • 1篇高学谦
  • 1篇历丹
  • 1篇梅丹
  • 1篇孙海
  • 1篇张晓航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连市2004—2012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大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6839例,年均发病率为12.44/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24.49/10万)高于农村(5.5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5-7月(2251例,占32.91%)和11—12月(1721例,占25.16%)。男性4220例,女性2619例,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性发病率为15.21/10万,女性发病率为9.6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7岁年龄组,共报告4419例,占总病例数的64.61%;其中6—7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22.92/10万),其次为4~5岁(216.45/10万)。托幼儿童发病3432例,占50.18%;学生发病2779例,占40.63%。结论托幼儿童、学生是大连市猩红热防治的重点人群。
历丹张洪轩刘大鹏崔为军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
带状疱疹引起的院内聚集性水痘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已经暴露发病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病源传播患病人员的保护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4月某医院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患者之后,引起院内医务人员出现聚集性水痘疫情进行调查,对所有发病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调查,使用逻辑回归对暴露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病源为重症监护室的带状疱疹患者,经调查后先后共引发12例医务人员患上水痘的症状,结合所有患者的出疹时间,共将分成了两批。患者出疹以后,总共与47名医护人员有过直接的接触,患病的医护人员有7名,占比14.89%。危险因素包含有高接触频率、近期存在健康问题、既往未与此类症状的人员接触。保护因素包含有住房条件以及工作年限。有效阻断途径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注重手的卫生。结论水痘的传染源为带状疱疹患者,因此医务人员在对此类患者护理以及治疗时,一定要提升对该病传播途径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对一些工作年限较短的医护人员,应该作为防护的重点人员。一旦院内出现医务人员患病,就要将其隔离,以避免形成聚集性水痘疫情。
崔为军
关键词:带状疱疹水痘
1999-201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艾滋病疫情状况分析及预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全人群中艾滋病患者(AIDS)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发病状况、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999-2013年沙河口区共报告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295例,其中男性274例,女性21例,已知死亡18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60岁以上的老年病例也逐渐增多,传播途径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利用中心移动平均法预测未来几年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结论大连市沙河口区艾滋病疫情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经性接触传播占很大比例,应完善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加强对现有病例的管理,联合各相关部门针对重点街道、行业、人群实施有效干预,利用各种平台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李智英熊帮洁崔为军孙海
关键词:艾滋病
2014至2020年我国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月发病率预测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2014至2020年我国艾滋病(AIDS)流行特征及月发病率预测。方法选取2014至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库中AIDS疫情数据,分析2014至2020年AIDS发病情况、2014至2020年不同地区AIDS发病情况、2014至2020年AIDS月发病情况,比较2020年AIDS月发病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结果2014至2020年AIDS发病例数为270482例,发病率为28387.61/10万,年均发病38640例,发病率为4055.37/10万,且2014至2020年AIDS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2014至2020年中部地区AIDS发病例数为55178例,发病率为12590.16/10万,东部地区AIDS发病例数为63123例,发病率为14367.39/10万,西部地区AIDS发病例数为152181例,发病率为71484.07/10万,西部地区AIDS发病例数最多;2014至2020年全国AIDS月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AIDS月发病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相对较小。结论2014至2020年我国AID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西部地区发病率居高,GM(1,1)模型有较高预测精度,能预测AIDS月发病率。
崔为军李智英孙海
关键词:艾滋病
大连市沙河口区1起学校水痘暴发的流行病学处置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调查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小学的水痘突发疫情,分析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暴发原因,探索水痘防治策略。方法对某小学突发水痘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情暴发原因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该小学666名学生中共计发病38人,总体罹患率为5.72%,由于首发病例隔离不及时导致疫情扩散,采取隔离治疗病人、通风消毒、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学校是水痘爆发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应针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做好水痘预防知识的宣传,加强春冬季疫情的监测控制,尽早完善我国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切实保障人群健康。
崔为军张晓航孙海
关键词:水痘突发事件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