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1篇毒素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游泳
  • 1篇游泳池水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卫生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水质卫生
  • 1篇葡萄球菌肠毒...
  • 1篇卫生状况
  • 1篇污染状况调查
  • 1篇消毒
  • 1篇消毒质量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机构

  • 5篇乌鲁木齐市疾...

作者

  • 5篇陈国利
  • 5篇张妍
  • 3篇吴亚英
  • 3篇牟文婷
  • 2篇吴越
  • 1篇姜亦华
  • 1篇宋霞

传媒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地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以及食品安全的危险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GB 4789.10-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并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样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2014年3-9月期间共检测食品5类454份样品,共检测出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3.5%。其中肉制品的检出率最高,为9.30%;其次分别为糕点、面食类,检出率均为5.00%;凉拌菜类检出率为2.37%,各类食品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5)。结论多种食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应采取防范措施,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提高人们食品卫生意识。
陈国利吴亚英吴越牟文婷官蕾张妍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卫生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日常食品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特征。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以及肠毒素的鉴定依据国标GB 4789.10-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VITEK2–compact)对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分离出的阳性菌株进行肠毒素测定及分型。结果 2013-2014年检测乌鲁木齐市日常食品样品6类823份,检测出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共有12株产生肠毒素,携带率为31.6%。对阳性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其中对万古霉素和头孢噻肟敏感,敏感率为100.0%;对青霉素的耐药程度较高,耐药率为71.1%;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甲氧苄啶敏感性较高,对其他几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乌鲁木齐市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潜在的危害,主要来源于肉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毒能力较强,且耐药性较强,应合理用药。
陈国利吴亚英姜亦华牟文婷官蕾张妍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乌鲁木齐市2009年餐具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0年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餐饮业的餐饮具的消毒卫生状况,加强对餐饮具消毒工作的监管力度,我们对2009年抽样监测的餐饮具消毒卫生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陈国利张妍宋霞
关键词:餐饮业
乌鲁木齐市2013-2014年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13-2014年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对2013-2014年乌鲁木齐市游泳池水进行现场采样,并对尿素、p H值、浑浊度、池水温度、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卫生指标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样品345份,合格132份,合格率38.26%,不同年份游泳池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P<0.05)。深水区合格率为38.37%,浅水区合格率为38.15%,不同深度游泳池水水质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8,P>0.05)。尿素、p H值、浑浊度、池水温度、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83.48%、98.55%、100.00%、69.86%、66.09%、95.07%、96.23%,不同卫生学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11,P<0.05)。结论 2013-2014年游泳池水质状况逐年变好,但依然不容乐观,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游泳池水的消毒工作及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张妍陈国利
关键词:卫生状况合格率
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为制定霍乱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692份外环境水体,采用《霍乱防治手册》(6版)中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利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样品中分离的霍乱弧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检测外环境水692份样品,共检测出65株霍乱弧菌,总检出率为9.39%,均为O1群非流行株。其中小川型检出59株(59/65),其次为稻叶型检出6株(6/65)。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00%、23.00%、15.00%,不同年份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5,P〈0.05)。在2006-2014年间不同月份中,7月和8月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5%和15.71%,不同月份外环境水霍乱弧菌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在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水体中的霍乱弧菌主要是O1群非流行株,应加大监控力度,提高警惕,预防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陈国利张妍吴亚英吴越牟文婷
关键词:霍乱弧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