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亚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马铃薯
  • 8篇燕麦
  • 7篇间作
  • 4篇施氮
  • 3篇氮量
  • 3篇氮素
  • 3篇盐碱
  • 3篇施氮量
  • 3篇施钾
  • 3篇土壤
  • 2篇性状
  • 2篇盐碱地
  • 2篇施钾量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柳枝稷
  • 2篇酶活性
  • 2篇抗氧化
  • 2篇碱地

机构

  • 17篇宁夏大学

作者

  • 17篇杨亚亚
  • 16篇吴娜
  • 12篇刘吉利
  • 5篇杨娜娜
  • 2篇张永乾
  • 1篇麻冬梅
  • 1篇许兴
  • 1篇刘晓侠

传媒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钾量对宁夏旱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明不同钾肥用量对宁夏旱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栽培品种青薯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8个施钾量处理,分别为T_(0)(0kg/hm^(2))﹑T_(1)(30kg/hm^(2))﹑T_(2)(60kg/hm^(2))﹑T_(3)(90kg/hm^(2))﹑T_(4)(120kg/hm^(2))﹑T_(5)(150kg/hm^(2))﹑T_(6)(180kg/hm^(2)),以及CK(不施肥处理)。【结果】T_(3)处理的中薯个数、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最高达37831.05kg/hm^(2),比对照高16%;品质方面,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T_(3)处理品质最好,其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2.51mg/100g、8.12%和3.42%。通过对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施钾量90kg/hm^(2)的T_(3)处理为最优处理。【结论】在宁夏旱区条件下,施钾量为90kg/hm^(2)时能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
杨永森杨亚亚吴娜刘吉利者永清满本菊麻仲花
关键词:钾肥马铃薯
燕麦马铃薯间作对燕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为揭示马铃薯-燕麦间作体系中燕麦产量形成的光合机制,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单作燕麦为对照,在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数比为2∶2(P2O2)、4∶2(P4O2)、4∶8(P4O8)模式下,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燕麦旗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含量5个光合指标和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总体上提高了燕麦旗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的含量;除成熟期外,间作降低了燕麦的水分利用率;马铃薯和燕麦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以P4O2处理最高,为1.21,种间竞争最小,为-0.05,产量相对较高。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P4O2处理表现较优,在燕麦开花期至成熟期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位次均为1。所以,在马铃薯-燕麦间作体系中,合理减少燕麦行数和增加马铃薯的行数有利于提高间作系统的综合优势,在生产中建议推广种植的马铃薯燕麦间作行比是4∶2。
满本菊刘吉利贺锦红蔡明杨亚亚王志丹闫承宏杨茜吴娜
关键词:间作燕麦马铃薯光合特性灰色关联度分析
冷季型草坪草的多基因遗传转化研究
早熟禾、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都是最广泛种植的冷季型草坪草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SOS1、SOS2、SOS3、CBL10基因转入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提高其耐盐、耐低温或抗旱能力。 实验...
麻冬梅杨亚亚魏睿许兴
关键词:草坪草多基因农杆菌抗盐性
马铃薯-燕麦间作条件下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明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裂区试验,在宁夏半干旱区开展马铃薯4个施氮水平(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和两种种植方式(间作和单作,分别标记为JP和IP)的大田试验。结果:在单作条件下,N2水平的马铃薯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N0、N1、N3水平增加9.0%、13.0%、10.4%,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两种种植方式(间作和单作)下的4个施氮水平中,N2水平商品薯率均显著高于N0、N1、N3处理(P<0.05),依次增加了20.0%、27.0%、7.1%和12.0%、19.5%、6.7%。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施氮水平下间作和单作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间作条件下,N2水平处理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且产量与施氮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宁夏半旱区马铃薯宜采用间作模式,不论间作还是单作马铃薯最适的施氮量均为150 kg·hm^(-2)。
贺锦红吴娜蔡明杨亚亚杨娜娜祁立中刘吉利
关键词:马铃薯间作施氮水平商品薯率
施钾量对宁夏旱区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利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钾肥处理(0、30、60、90、120、150、180 kg/hm^(2)),测定分析不同施钾量对马铃薯干物质、养分含量、氮磷钾素积累、钾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量,施钾量为90 kg/hm^(2)时,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量、总产量达到最高,分别比不施钾处理高11.38%、10.80%。施钾使马铃薯地上部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显著提高,对马铃薯块茎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有着积极作用。合适的施钾量有效提高了农学利用效率、钾肥吸收利用率、钾肥生理利用率,促进马铃薯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在宁夏干旱地区,90 kg/hm^(2)的施钾量可以促进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积累,从而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
韩羽杨亚亚吴娜刘吉利满本菊杨永森
关键词:施钾量马铃薯干物质氮磷钾
施钾对宁南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施钾水平对宁南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钾肥处理(CK为对照不施N、P、K肥,K_(0):0 kg/hm^(2),K_(1):30 kg/hm^(2),K_(2):60 kg/hm^(2),K_(3):90 kg/hm^(2),K_(4):120 kg/hm^(2),K_(5):150 kg/hm^(2),K_(6):180 kg/hm^(2)),在各关键生育时期分别测定马铃薯块茎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探讨不同施钾量对旱作马铃薯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随着施钾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的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并在K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K_(3)施钾水平较CK和K0处理的总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28.6%、41.48%、23.06%和28.0%、31.34%、13.95%。腺苷二磷酸葡萄焦磷酸化酶(ADPG-PPse)、尿苷二磷酸葡萄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凝结型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等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K_(3)>K_(4)>K_(5)>K_(6)>K_(2)>K_(1)>K_(0)>CK。【结论】施钾量90 kg/hm^(2)时能够提高马铃薯淀粉合成酶活性,促进块茎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田娜杨亚亚者永清王建鹏吴娜刘吉利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基于宁南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用养地矛盾导致产量低下等问题,通过设置4个氮水平和2种种植模式的裂区试验,研究间作和施氮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参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规律,为提高马铃薯产量、缓解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表明,单作马铃薯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干物质量积累最大速率分别增加17.26%、27.41%、26.14%,间作施氮处理分别增加10.38%、33.69%、41.10%。与不施氮处理相比较,单作模式下干物质活跃积累时间随施氮量分别降低57.44%、85.09%、31.92%,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生长量分别增加84.75%、8.41%、50.43%;间作模式下干物质活跃积累时间随施氮量分别降低7.04%、16.9%、15.50%,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生长量分别增加18.28%、22.57%、30.96%。间作和施氮对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升明显,其中以间作施氮150 kg·hm-2和225 kg·hm-2处理最佳。通过对产量模拟得出间作马铃薯最佳施氮量为154.08 kg·hm-2,理论产量可达到34674.7 kg·hm-2。与不施氮处理相比,间作下还原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分别增加4.26%、2.71%、1.16%,淀粉含量分别增加0.53%、49.13%、26.85%,施氮处理间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施氮及间作交互作用下还原性糖含量差异显著;对产量和品质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施氮处理综合值高于单作且施氮150 kg·hm-2处理下最高。马铃薯燕麦间作施氮在干物质累积、产量及营养品质方面均优于单作,间作马铃薯施氮量宜为150~154.08 kg·hm-2。
蔡明刘吉利杨亚亚吴娜何海锋贺锦红
关键词:施氮量干物质累积
宁南山区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 产量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种植模式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露地平作(CK)、露地小垄单行(T1)、露地宽垄双行(T2)、半膜宽垄双行(T3)、全膜宽垄双行(T4)5个种植模式处理,测定了马铃薯的农艺指标、产量以及土壤的蓄水量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在T4处理下,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累积参数均与CK差异显著(P<0.05),有显著的保温保墒作用,且其产量和商品薯率较CK分别提高了84.3%、16.3个百分点;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土壤蓄水量均与马铃薯的各农艺性状密切相关;在苗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土壤温度与马铃薯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全膜宽垄双行种植模式能够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创造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有利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王志丹刘吉利贺锦红蔡明杨亚亚满本菊杨茜闫承红吴娜
关键词:马铃薯农艺性状土壤蓄水量土壤温度
宁南山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研究种植模式(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的影响,进行3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燕麦单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和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的裂区试验设计,旨在揭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模式和施氮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贡献程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运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模式下,各施氮处理马铃薯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均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表现为施氮作用的影响要高于种植模式。施氮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间作增加幅度大于单作,施氮对产量的贡献程度要大于间作,与对照相比,单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1.73%,10.29%,3.97%;间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8.68%,31.23%,15.33%;施氮水平与间作种植模式交互作用下,马铃薯产量差异显著(P<0.05),不施氮间作产量低于单作,可能是由于两者间的种间竞争作用所致。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优势明显,马铃薯燕麦间作的种间竞争力均小于0,燕麦的竞争能力强于马铃薯。马铃薯产量与每穴块数、每穴薯质量和大薯数呈正相关。综上,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并且施氮贡献效果要优于种植模式。
蔡明贺锦红杨亚亚吴娜刘吉利
关键词:马铃薯间作施氮农艺性状
施氮量对间作马铃薯植株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大面积连作,导致马铃薯氮素利用率低下以及晚疫病发病率高和用、养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于2018年5-10月在宁夏海原县开展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0、75、150、225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0、N1、N2、N3处理);副处理为2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和马铃薯‖燕麦),研究施氮量对间作马铃薯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作马铃薯最大氮素累积速率出现在块茎形成期前后,间作马铃薯最大氮素累积速率出现在块茎膨大期前后,N2处理的氮素积累效果相对优于其他处理。单作马铃薯施氮150 kg·hm^-2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NHI)分别较N0、N1、N2处理提高7.46%、8.54%、6.11%,间作马铃薯施氮150 kg·hm^-2处理的NHI分别较N0、N1、N2处理高2.08%、8.87%、2.40%,间作模式下氮肥农学利用率(AE)、氮肥生理利用率(PE)、氮肥利用率(NUE)均高于单作,并且施氮150 kg·hm^-2处理的AE、PE、NUE分别较N1和N3处理高33.98%、49.08%,41.83%、85.53%,55.15%、94.83%,各施氮处理间PE、NUE差异显著(P<0.05),种植模式间氮肥农学利用率差异极显著(P<0.01)。随施氮量的增加,单作模式下,各施氮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对照增加1.73%、10.29%、3.97%;间作模式下,各施氮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对照增加8.68%、31.23%、15.33%;在施氮水平与间作种植模式交互作用下,马铃薯产量差异显著(P<0.05),间作马铃薯的施肥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单作。
蔡明刘吉利杨亚亚贺锦红常雯雯何海锋吴娜
关键词:施氮量间作马铃薯燕麦氮素利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