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娟

作品数:28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灾害
  • 9篇保险
  • 7篇气候
  • 6篇气象
  • 6篇费率
  • 6篇风险评估
  • 5篇作物
  • 4篇玉米
  • 4篇葡萄
  • 4篇气象灾害
  • 4篇费率厘定
  • 4篇大豆
  • 3篇单产
  • 3篇指数保险
  • 3篇天气指数保险
  • 3篇农业保险
  • 3篇苹果
  • 3篇干旱
  • 2篇灾害类型
  • 2篇灾害事件

机构

  • 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气候中...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28篇杨晓娟
  • 27篇刘布春
  • 23篇刘园
  • 13篇白薇
  • 3篇王健
  • 2篇孙彦坤
  • 2篇房玉林
  • 2篇栾庆祖
  • 2篇姚宁
  • 2篇梅旭荣
  • 2篇杨帆
  • 2篇单琨
  • 1篇殷红
  • 1篇路海东
  • 1篇李茂松
  • 1篇郑飞翔
  • 1篇程存刚
  • 1篇薛吉全
  • 1篇张仁和
  • 1篇马钧

传媒

  • 11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爬虫方式的智能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爬虫方式的智能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来源类型,构建网络资源,且从所述网络资源中的每个第一子资源中筛选与目标灾害相关的损失关键词,并建立损失评价体系;步骤2:采用网络爬虫方式对所有第一资源分别...
雷添杰刘布春李翔宇朱宣谕李昊阳王赛鸽杨晓娟王麒粤韩锐季子琦
中国农业保险近10年来的实践与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2年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风险巨大的国家,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分散农业风险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作用和现状、模式以及产品种类、农业保险的需求以及测量农户支付农业保险意愿的方法、农业保险区划及费率厘定的过程,指出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缺失、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客观需要丰富和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相矛盾、农业保险产品质量不高、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不完善和农业保险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不足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杨晓娟刘布春刘园
关键词:农业保险费率厘定
黑龙江省大豆作物系数的确定被引量:5
2014年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和水分资源调配的重要参数。依据1991—2011年黑龙江10个典型农业气象站大豆农业气象观测记录,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大豆实际平均生育期,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根层水分平衡原理,计算出了大豆作物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了大豆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黑龙江大豆平均播种时间推迟5 d,收获时间推迟10 d,平均生育期为5月1日到9月30日,生育期延长5 d。大豆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结荚期的作物系数最大,为0.96,其次是开花期,为0.75,苗期和成熟期最小,为0.32;三叶期、分枝期和鼓粒期作物系数分别为0.60,0.62和0.71,全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为0.61。大豆的水分敏感期为结荚期和开花期。
杨晓娟刘园白薇刘布春
关键词:大豆作物系数生育期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现自然灾害的动态损失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全灾种自然灾害的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表,并确定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向涉及到的每个目标对象设定投入系数以及设定产出系数;计算得到综合损失率,同...
雷添杰刘布春李翔宇王麒粤张亚珍杨进朱宣谕李昊阳杨晓娟
四川西昌酿酒葡萄延迟萌芽的气候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基于四川西昌气象站1951−2018年逐日气候资料,以及西昌月华乡2016−2018年葡萄实验观测数据,计算酿酒葡萄年和生长季热量、水分、光照及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分析酿酒葡萄气候资源利用情况;根据酿酒葡萄实际所需活动积温,分别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终日和初霜日作为收获期,反演酿酒葡萄萌芽年值,探讨酿酒葡萄延迟萌芽的可行性,以便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规避生育关键期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结果表明:近68a,研究区酿酒葡萄年和生育期内热量资源显著增加(P<0.05);降水资源丰富,实际生育期内前期雨少,后期雨多,降水集中在葡萄营养生长期;光资源能够满足酿酒葡萄实际所需,但呈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近68a,低温灾害发生频次平均为7d·a^−1,果实成熟期降水过量,导致连阴雨灾害连年发生。分别以每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终日和初霜日为收获期、≥10℃平均活动积温3274.3℃·d为热量标准制定酿酒葡萄延迟萌芽的两种方案,反推可能的萌芽期,发现延迟萌芽后生育期内降水资源可满足酿酒葡萄的基本需求,且降水规律与酿酒葡萄生长需水规律一致,表现为前期雨多,后期雨少。延迟萌芽生育期内光资源能够满足当地酿酒葡萄实际需求,且生育期内光资源下降速率比实际生育期减缓,同时,延迟萌芽后葡萄生育期内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风险低于实际生育期,可有效规避酿酒葡萄实际生育期易遭受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如果按此两种方案实施延迟萌芽,酿酒葡萄生育期内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农业气象灾害较少。
王珂依刘布春刘园房玉林邱美娟毛留喜何延波杨晓娟庞静漪肖楠舒
关键词:酿酒葡萄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
一种用于测试风雨作用下作物抗倒伏性能的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风雨作用下作物抗倒伏性能的模拟装置,所述模拟装置包括:箱体、作物种植单元、风模拟单元、降雨模拟单元、控制单元、监测单元以及监控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装置中,通过设置风模拟单元和降雨模拟单元,实...
刘园刘布春杨晓娟白薇
文献传递
基于农业灾情的东北粮食产量估算模型及灾损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1981-2010年东北三省农业灾情统计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粮食气候减产量与灾情的关系,并构建基于灾情数据的粮食产量估算模型;在粮食因灾减产量估算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法评价干旱、洪涝、低温和风雹4种灾害在受灾率、成灾率及绝收率水平上对粮食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粮食气候减产量与农业灾情统计数据存在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6(黑龙江省)、0.78(吉林省)和0.87(辽宁省),各模型估算的粮食产量模拟值与实际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6%、-0.32%和-0.20%。可见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历史农业灾情统计资料对区域粮食灾损量和粮食产量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能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供可靠的粮食产量估算和农业气象灾害评价依据。对粮食因灾减产量与灾情的灰色关联度的分析表明,在受灾水平上,干旱的关联度在三省均为最高;在成灾、绝收水平上,风雹的关联度均位列第1;低温灾害在受灾、成灾和绝收水平上的关联度都不是最高的。由此可见,造成东北三省粮食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以程度轻、范围广的干旱及程度重、局地性强的风雹为主,而东北地区作为气候变暖趋势最明显的地区之一,低温不再是当地首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王健刘布春刘园杨晓娟白薇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2024年
干旱频发对生态资源、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揭示山西省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基于1971—2020年山西省2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方法检验各气象因子的年变化趋势,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分析单个气象因子变化情况下ET0的变化特征和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比较各时间尺度(月、季、年尺度)不同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山西省干旱灾害监测能力。结果表明:ET0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气象因子对ET0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2 m处风速、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ET0呈波动下降趋势。SPEI能够在多时间尺度上有效反映山西省干旱状况,是该地区干旱监测的有效工具。在月、季、年尺度下,比较3个干旱指数,Pa检测效果较差,SPI和SPEI在某些地理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而言,SPEI在多数地区检测干旱的性能更好;SPEI-1尺度下,各干旱等级发生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轻旱(14.8%)、中旱(10.6%)、重旱(5.6%)、特旱(1.9%),3月干旱发生率最高(34%),12月发生率最低(31.8%),吕梁市、晋中市、大同市干旱情况较为严重;SPEI-3尺度下,季节发生干旱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33.5%)、夏季(32.5%)、春季(31.9%)、冬季(31.4%),大同市、长治市特旱发生频率最高,旱情最为严重,忻州市轻旱频率、朔州市中旱频率、吕梁市重旱频率最高;SPEI-12尺度下,轻、中、重、特旱频率分别为14.8%、10.5%、5.4%、2.3%,SPEI-12相较SPEI-1和SPEI-3识别重旱、特旱的站点更多,并基于游程理论得出,山西省南部干旱频次更多,东部干旱历时更长、干旱严重程度更大,干旱峰值主要出现在山西省南北部,由于年均降水呈波动性下降,年均气温整体上升,山西省的气候趋于暖干化,南北部旱情将有所加重,中部地区旱情�
姚宁蒋昆昊谢文馨张东彦杨晓娟于强
关键词:干旱指数干旱特征参考作物腾发量
一种灾害性气候模拟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灾害性气候模拟装置用于解决探明/揭示田间作物在复合环境变化影响下的响应机理的技术问题,其结构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控制箱;还包括:内环境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控制箱设置有热风入口和冷风/排湿出口;内环境控制系统...
刘园刘布春杨晓娟白薇
文献传递
基于农作物灾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产量损失评估被引量:13
2018年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7省(市)1949-2014年农作物灾情统计数据和粮食作物单产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粮食气象减产量与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及绝收面积的回归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长江中下游7省(市)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产量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粮食气象减产量与总灾情显著相关(P<0.05),其中除湖南省外,其它各省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0.01)。粮食气象减产量与成灾面积关系更密切,依据总灾情评估粮食产量,模型的拟合优度(R^2)除上海市外均大于0.9。(2)根据粮食气象减产量与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台风5种灾情的相关性,建立主要灾种粮食产量模型,仅从R^2数值来看,除湖南省外,其它6省(市)主要灾种模型的R^2均略高于总灾情模型,但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类模型的R^2不存在显著差异。(3)两类模型均不能解释粮食作物结构性逐年波动变化,是模型产生模拟误差的一个主要因素。本研究建立的灾损模型和产量评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灾情与粮食产量的关系,2015年数据试报检验表明,可以将其用作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省(市)粮食产量短期预测。
张轶刘布春杨晓娟刘园白薇董博超
关键词:气象灾害灾害损失评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