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笑笑
- 作品数:4 被引量:16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南京市不同季节大气亚微米颗粒物化学组分在线观测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本研究利用Aerodyne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在典型冬季重污染(12月)和夏季(8月)时期分别对南京城市大气非难熔性亚微米细颗粒物(NR-PM1)进行连续在线观测.结果表明,NR-PM1的组分平均贡献为(8月,12月):有机物(51.8%,44%)、硝酸盐(12.8%,23%)、硫酸盐(20.9%,13%)、铵盐(14%,16.8%)、氯化物(0.5%,3.2%).硝酸盐和硫酸盐在8月和12月呈现不同的日变化,如硝酸盐在12月白天呈现增加趋势,表明白天光化学作用对硝酸盐形成起主导作用;12月高浓度的硫酸盐在较高相对湿度的夜间被观测到,而8月在午后出现峰值,这表明在12月和8月硫酸盐的形成可能分别被液相生成和气相光化学作用驱动.8月臭氧污染期间,硝酸盐通过非均相反应在夜间快速形成,日出后,SO_2-4和氧化态有机气溶胶(OOA)同时增加表明二次气溶胶的形成;12月霾污染期间,二次无机组分和具有较高氧化度的OOA逐渐增加.
- 胡丙鑫汤莉莉张宁红张运江蒋磊崔玉航花艳杨笑笑
- 关键词:日变化相对湿度
- 南京夏季市区VOCs特征及O_3生成潜势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9
- 2016年
-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光化学污染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水平直接影响着臭氧的污染特征.本研究运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2013年8月对南京市区大气中98种VOCs进行观测,分析南京夏季VOCs体积分数水平及组成特征,分析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运用VOCs/NOx比值法研究南京臭氧生成敏感性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南京市区大气VOCs最高体积分数达200×10-9,平均体积分数为52.05×10-9,各物种体积分数大小为烷烃>含氧有机物>烯烃>芳香烃;臭氧平均质量浓度76.5μg·m-3,小时质量浓度超标率为5.9%.臭氧质量浓度高值期,其前体物VOCs与NOx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与O3变化呈明显的反相关;不同臭氧质量浓度阶段,同种类的VOCs体积分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夏季南京市区的臭氧生成对VOCs较敏感,属于VOCs控制区.
- 杨笑笑汤莉莉张运江母应峰王鸣陈文泰周宏仓花艳江蓉馨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臭氧
- 南京城区夏季大气VOCs的来源及对SOA的生成研究——以亚青和青奥期间为例被引量:28
- 2016年
- 运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2013年和2014年的8月对南京市区大气中VOCs进行观测,结果表明,VOCs的浓度分别为51.73×10^(-9)和77.47×10^(-9).利用OH消耗速率(L^(OH))有效评估VOCs的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烯烃和芳香烃是这2年夏季南京市大气VOCs中对L^(OH)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组分.用FAC法估算南京SOA生成潜势,得到2013和2014年夏季SOA浓度分别为1.95μg/m^3和1.01μg/m^3;烷烃和芳香烃对SOA的生成潜势分别占4.01%、94.8%和4.46%、94.57%.用PMF模型对南京VOCs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南京大气VOCs的最大来源为燃料挥发(22.7%)、其次为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泄漏(19.5%)、石油化工业(13.5%)、汽车尾气排放(17.7%)、天然源排放(13.4%)和涂料/溶剂的使用(13.2%),而2014年夏季南京大气VOCs的最大来源为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泄漏(35.2%)、其次为石油化工业(20.6%)、不完全燃烧(20.5%)、燃料挥发(15.7%)和汽车尾气排放(8.1%).
- 杨笑笑汤莉莉胡丙鑫周宏仓花艳秦玮陈文泰崔玉航蒋磊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
- 南京夏季城市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
-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光化学污染物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重要前体物,其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水平直接影响...
- 杨笑笑汤莉莉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