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佳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帽儿山2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被引量:17
- 2015年
- 为探讨帽儿山地区2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红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林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8.63 t/hm2)显著大于蒙古栎天然林(6.42 t/hm2) (P<0.05).2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均以分解层为主,半分解层次之,未分解层最少.红松人工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286%)显著大于蒙古栎天然林(267%)(P<0.05).2种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0.71~27.67 t/hm2,持水深(WH)为2.07~2.77 mm.红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的持水性能优于蒙古栎天然林凋落物层.凋落物的WH随浸水时间(t)延长而呈幂函数上升,而凋落物的持水率(WA)则随t延长而呈幂函数下降.浸水2h内,WH和WA增减最快;浸水8h后,两者保持相对稳定.凋落物现存量与有效拦蓄水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P<0.01),表明凋落物现存量与对降雨的有效拦蓄能力极相关.2种类型森林土壤容重均随土层厚度变深而增加,毛管孔隙度和总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厚度变深而减小,红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大于蒙古栎天然林.综上,本区域内红松人工林的林地持水能力优于蒙古栎天然林,是该区域内重要的水分涵养林.
- 武启骞王传宽赵娟窦佳
- 关键词:温带森林凋落物层水文效应
- 模拟雪被变化对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气候变化引起的雪被变化会深刻地影响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本研究采用人工控雪处理(对照、增雪、除雪)模拟研究雪被变化对两种温带树种——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动态的影响.为期一年的分解试验表明:不同控雪处理下水曲柳和落叶松的凋落叶年分解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1.3%~57.4%和21.7%~31.4%;两者的分解系数(k)变化范围分别为0.048~0.057和0.022~0.030,其中增雪处理的k值最大、除雪处理的k值最小.与对照相比,增雪处理下水曲柳凋落叶50%和95%分解的时间分别缩短了1.1月和4.2月,落叶松则分别缩短了3.7月和15.5月;相反,除雪处理下相应的分解时间分别延长了1.8月和6.4月(水曲柳)及5.0月和21.1月(落叶松).此外,凋落叶分解率与树种、雪深、分解时间、土壤温度等密切相关,但其主要影响因子随分解阶段而异,表现为雪被期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而随后的无雪期主要受凋落叶初始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突显了雪被变化对凋落叶分解有显著的瞬时效应和延迟效应.
- 窦佳王传宽武启骞
- 关键词:凋落叶分解温带森林
- 控雪对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温带森林季节性雪被格局变化可能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从而改变温带森林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等生态系统过程。尽管关于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的研究较多,但季节性雪被格局变化下,凋落物分解及养分...
- 窦佳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养分释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