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国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腹腔镜辅助手术后早期肠套叠1例原因分析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上腹痛2月,加重2 d”于2021年6月9日入院。术前诊断胃窦印戒细胞癌。术前行血生化、心肺功能、胸腹部CT等检查,术前分期:cT4N+M0。于2021年6月16日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毕Ⅱ式吻合术),术中留置胃管于输入襻。术中发现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局部瘢痕粘连严重,故行十二指肠造瘘术,留置温氏孔、脾窝引流管,术中出血50 mL。
- 赵玉国李昌敏
- 关键词:胃肿瘤肠套叠
- 直肠癌神经周围浸润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癌神经周嗣浸润(PNI)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间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的20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肿瘤细胞浸润神经束或神经束膜判定为PNI阳性.分析PNI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04例直肠癌患者中PIN阳性65例(31.9%).PNI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生长方式、分化程度、肿瘤切除情况有关(P<0.05).PNI阳性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43.8±1.5)个月,明显短于PNI阴性组的(57.2±1.5)个月(P<0.01).PNI阳性的Ⅱ期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46.5±3.2)个月,显著低于Ⅲ期患者的(55.7±1.2)个月(P<0.05).结论 PNI可作为直肠癌的预后判断指标.
- 张建文杨钊赵玉国罗一民
- 关键词:直肠肿瘤预后
- 胃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以常规HE染色法观察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情况,标本经常规病理检查为阳性则认为淋巴结有癌转移。80例患者均采用电话预约后门诊复查登记形式进行至少5年随访,截至2012年1月或患者死亡、中途失访。结果胃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阳性47例,阴性33例;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阳性例数在T分期、N分期、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预后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术后化疗、CEA水平、包膜外侵犯相关(P〈0.01或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包膜侵犯为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胃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对判断胃癌预后有重要作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 赵玉国张建文许瑞庭
-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肿瘤分期肿瘤侵润预后
- 成人原发性全肠道淋巴瘤致肠套叠一例
- 2008年
- 赵玉国张建文罗一民
- 关键词:肠道淋巴瘤肠套叠原发性成人家族性息肉病停止排便
- 湖南省腹壁侵袭性纤维瘤病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报告被引量:5
- 2023年
- 背景与目的:侵袭性纤维瘤病(AF)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深部软组织的克隆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湖南省内21家医疗中心收治的腹壁AF患者的病例特点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了解腹壁AF的认识现状,探讨影响腹壁AF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内21家医疗中心2010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期间连续收治的148例腹壁AF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治疗方式、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48例腹壁AF患者中,男性15例(10.1%),女性133例(89.9%);年龄3~72岁,中位年龄为31岁;初发患者142例(95.9%),复发患者6例(4.1%);71例(48.0%)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女性患者中,111例(83.5%)有妊娠史,57例(42.9%)有剖宫产史。148例患者均通过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通过细针穿刺获得病理诊断16例(10.8%),其中8例(50.0%)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100例患者(67.6%)术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32例(32.0%)患者Ki-67>5%,56例(56.0%)患者β-catenin(+),42例(42.0%)患者vimentin(+)。148例腹壁AF患者均行腹壁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其中72例切除肿瘤后采取直接缝合修复腹壁,72例采用人工网片加强重建腹壁,4例采用肌皮瓣移植或带血管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移植术重建腹壁。127例(85.8%)通过电话及门诊等方式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长为3.6(0.9~12.3)年。随访期间,11例(8.7%)出现复发,其中3例为二次复发。复发型AF和手术切缘阳性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无术后伤口感染、伤口裂开或切口疝发生,无肿瘤转移或死亡发生。结论:腹壁AF绝大多数发生于有妊娠史的年轻女性,肿瘤根治切除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外科医生应尽可能确保手术切缘阴性,尤其对复发型AF患者,应建议到有经验的疝和腹壁外科中心制定个体化方案进行专业治疗。
- 孙泽芳赵玉国曹超张卓蒋才建卢义展黄成钢黄劲松蒋训归魏源水莫崖冰邹斌周昕徐大勇熊国祚罗鹏飞谭洪波刘思宇唐伍斌李峰李涛张韬李嘉荣陈璐周建平周建平任峰朱利勇
- 关键词:腹壁
- 青年直肠癌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青年直肠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青年直肠癌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的青年直肠癌61例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结果:青年直肠癌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晚期病例多,疗效预后差。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放疗可提高青年直肠癌生存率。
- 赵玉国张建文杨文斌
- 关键词:青年直肠癌
- 十二指肠损伤12例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伤情评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1例,死亡1例。并发创伤性十二指肠瘘2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有效减压和引流及视不同伤情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对十二指肠损伤的成功治疗有重要作用。
- 张建文赵玉国罗一民
- 关键词:十二指肠
- 31例巨大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8年4月期间收治的31例巨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资料。结果31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8.3%和25.0%。肿瘤形态为葡萄状、核分裂象大于10/50HP、转移、包膜破裂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结论巨大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高.外科手术是其治疗首选。
- 张建文杨文斌赵玉国罗一民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预后
- 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对照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7例腔镜和22例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1、6、12、24个月的FT3、FT4、TSH、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美容效果、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前后血清FT3、FT4、TS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较开放组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佳(P<0.05),并发症、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安全可行,且具有出血少、美容、康复快的效果。
- 张建文杨文斌赵玉国罗一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普通聚丙烯网片与超普疝修补装置在巨大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比较普通聚丙烯网片与超普疝修补装置(UHS)在巨大腹股沟疝修补中的优缺点,为其补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该科2007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巨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8例患者分为A组(35例)和B组(43例),分别在修补术中使用普通聚丙烯网片和UHS。就两组手术住院情况、手术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感染、伤口或阴囊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异物感或慢性疼痛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而B组住院费用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UHS具有复发率低、异物感或慢性疼痛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杨文斌张建文赵玉国周永兴周凯凯刘固
- 关键词:聚丙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