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涛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低温镀铁
  • 2篇镀铁
  • 2篇显微硬度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密度
  • 1篇镀层
  • 1篇镀层形貌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内应力
  • 1篇组构
  • 1篇组织形貌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潘秉锁
  • 2篇伍涛
  • 1篇田永常
  • 1篇李文鑫

传媒

  • 2篇材料保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低温镀铁影响因素研究
2014年
通过使用铁离子掩蔽剂NaF屏蔽镀铁液中三价铁离子的不良作用,获得了稳定的镀铁液。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出了低温条件下不同氯化锰含量、pH值、电流密度引起镀铁层的显微硬度、磨损量、弯曲内应力的变化曲线,并观察镀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氯化锰和电流密度增加虽都有细化结晶的能力,但电流密度的改变会引起镀液外加电场变化,对镀层的影响比氯化锰平缓;获得硬度较高、磨损性能较差、内应力较小且有一定塑性镀层的3个主要条件:pH值为2.6~2.9,氯化锰含量为12 g/L,电流密度为2.3 A/dm2。
李文鑫范冠博潘秉锁伍涛
关键词:镀铁正交试验镀层形貌显微硬度内应力
低温镀铁电流密度对镀层组织形貌、组构与硬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适应金刚石工具的电镀铁,采用低温低电流密度直流电镀铁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研究了镀铁层的形貌、显微硬度、金相组织和组成。结果表明:镀铁层的组织为金属镀层和黑色网状条纹;网状条纹处硬度较低,而金属镀层的硬度较高;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金属镀层的显微硬度升高,网状条纹硬度变化较小,但网状条纹逐渐变得粗大,数量增多;低电流密度下获得的金属镀层为单相纯铁镀层,黑色网状条纹并非共沉积组织,而是经氧化的微裂纹。
伍涛潘秉锁田永常
关键词:低温镀铁电流密度显微硬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