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溶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的平原河网优化调控研究
- 改善水生态环境,协调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用于城市防洪排涝、航运灌溉等诸多用途的平原河网,如何采取多手段、多技术来科学控制水质污染及制定水量规划管理,是政府机构及科研...
- 何溶
- 关键词:水质监测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指标
-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5年
- 针对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大多忽视空间数据局部变化特征这一缺陷,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用于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子流域内两者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规律并阐释了原因.同时,对比了GWR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的校正R2、Akaike信息准则(AICc)及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验证了GW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处理空间自相关过程中是否优于OLS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或大小的变化.以温瑞塘河流域总氮(TN)与农用地的关系为例,从GWR模型局部回归系数的方向分析,两者关系表现为农村正、城区负的现象,从大小分析,旧城区TN与农用地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高于其它区域;在溶解氧(DO)与人口密度所构建的GWR模型中,两者关系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均表现为负值,与OLS结果吻合,从回归系数的大小分析,人口密度对DO的作用在郊区及农村更为显著.针对此类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相邻子流域土地利用百分比的改变及水体主要污染源的不同,是导致土地利用对水质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最后,对比所构建的80个GWR与OLS模型校正R2、AICc指标,验证了GWR作为一种局部统计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OLS等传统全局模型且更能反映实际空间特征.
- 陈强朱慧敏何溶Randy A.Dahlgren张明华梅琨
-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土地利用水质OLS
- 基于RUSLE模型的珊溪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定量估算被引量:15
- 2015年
- 土壤侵蚀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水库流域的土壤侵蚀将会直接影响水库库容和水环境安全。本文以温州珊溪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美国农业部开发的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评估研究区流域土壤侵蚀现状,并借助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定量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坡度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085.76 t·km-2·a-1,属于中度侵蚀;在土壤侵蚀强度上,微度侵蚀区域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9.42%,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面积占流域面积的10.93%。在土壤侵蚀量上,微度侵蚀区域侵蚀量仅占流域侵蚀总量的0.8%,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侵蚀量占流域侵蚀总量的62.15%;林地面积最大,占流域面积70.21%,且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占流域侵蚀量的70.92%,是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的主要来源;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坡度带,其中[15!,25!)和[25!,35!)坡度带侵蚀面积和侵蚀量达55.12%和61.35%;研究还发现,土壤侵蚀强度与滑坡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侵蚀强度大的地方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针对该研究区侵蚀强度较大的小面积区域,加强水土保持力度能有效改善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
- 任坤梅琨朱慧敏何溶朱元励陆萍张明华
- 关键词:滑坡RS
- 基于GIS栅格数据的城市河网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基于GIS栅格数据的城市河网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该文章利用温瑞塘河流域32个水质监测点2008年至2010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一种基于GIS栅格的指数模型对城市河网水质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并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水质等级分类。通过对比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来探讨该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以及栅格指数模型在温瑞塘河的适用性。结果温瑞塘河流域温州市区河网部分水质较差,大部分区域属于劣Ⅴ类水质,水质综合整治仍需加强;氨氮、总磷为温瑞塘河的主要污染物;塘河水质综合污染状况呈现城市重于郊区农村、旧城区重于新城区、支流重于干流的空间分布特征;GIS指数模型在温瑞塘河流域水质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水质状况高度吻合。结论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适用于城市河网水质评价。
- 朱慧敏陈强王振峰任坤何溶Randy A Dahlgren张明华
- 关键词:水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