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咀嚼肌肌球蛋白重链构型改建的影响因素
- 2013年
- 肌球蛋白重链(MyHC)是肌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肌力的重要结构,具有多种不同的构型,不同构型的MyHC具有不同的生理机械性能。咀嚼肌各部位的MyHC组成不同,MyHC纤维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构型的相互转换,以适应不同生理活动的需求。本文对咀嚼肌MyHC构型改建影响因素以及MyHC改建分子机制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 段莹王艳民周力
- 关键词:肌球蛋白重链咀嚼肌构型
- 传统全景片和锥形束CT重建全景片测量牙轴近远中倾斜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比较传统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重建全景片用于测量牙轴近远中倾斜度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5名个别正常志愿者的石膏模型,在模型上确定上下颌从左侧第一磨牙到右侧第一磨牙的牙体长轴和平面的标记点,制作放射显影装置,志愿者佩戴放射显影装置拍摄全景片和CBCT片。分别在石膏模型、全景片和CBCT重建全景片上测量牙轴近远中倾斜度。利用多元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比较3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结果 3种测量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与模型测量相比,全景片组中12个牙位有2个牙位(上下颌第二前磨牙)测量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CBCT组12个牙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价牙轴近远中倾斜度时,传统全景片存在一定误差,CBCT重建全景片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评价手段。
- 雷巧玲周力雷蕾王艳民
- 关键词:全景片锥形束CT
- 拔牙矫治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可分为萌出前期:下颌第三磨牙在下颌升支底部发育,咬合面向近中倾斜;萌出期:牙胚沿牙体长轴移动,伴近中移动;萌出后期: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到咬合功能位置后,终身伴有轴向和近中向的移动。影响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因素包括下颌升支前缘的改建性骨吸收,下颌牙弓和牙槽向前的生长量,下颌体矢状向的生长量;影响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因素包括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牙根发育状况和患者的矢状骨型等。评价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萌出角度的手段有X线头颅侧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和锥形束CT。拔除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尚无定论。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受多因素影响,目前尚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
- 胡艺蝶周力王艳民
- 关键词:拔牙矫治下颌第三磨牙前磨牙牙萌出
- 正畸相关牙槽骨缺损现象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 2013年
- 牙槽骨缺损现象与正畸治疗密切相关。自然存在的骨开裂、骨开窗等将会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而不恰当的正畸治疗又会导致或者加速骨开裂、骨开窗的发生。本文就正畸相关的骨开裂、骨开窗等牙槽骨缺损现象的病因、易发部位及发病特点、对机体的影响、防治方法、研究方法等作一综述。
- 刘敏周力王艳民
-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正畸治疗
-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0.01);髁突高度、矢状向髁突角度、横断面髁突前后径增加(P<0.01)。结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和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髁突有新骨沉积,高度增加,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更向下和向前。CB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 刘博文王艳民宋芳刘敏段莹周力
- 关键词:锥形束CT颞下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