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PRL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腹部包块(77.8%)、腹胀(33.3%)及腹痛(22.2%)。B超及CT扫描为主要检查手段,其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2.5%(10/16)和86.7%(26/30)。治疗方法均为手术治疗,姑息性切除11例(30.6%),3年生存率为66.3%,5年生存率为33.1%;完整切除25例(69.4%),3年生存率为94.1%,5年生存率为68.6%,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7;χ2=5.731,P<0.05)。结论 PRL早期诊断较为困难,CT检查是诊断PRL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优于B超。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PRL的主要方法,完整切除达到肉眼切除干净是手术的目标,对侵犯脏器者将累及脏器一并切除。脂肪肉瘤术后易复发,对复发者可再次手术治疗。
- 苗海港邱法波李赞滨尹波徐波徐常力
- 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
- c-myc、MDM2及p53基因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c-myc、MDM2及p53基因蛋白表达及三者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两步法对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及脂肪瘤组织中c-myc、MDM2及p5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myc、MDM2及p53蛋白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3%(28/48)、64.6%(31/48)、50.0%(24/48),三种蛋白在脂肪肉瘤与脂肪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种蛋白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不同类型脂肪肉瘤分化较好者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较差者。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中c-myc、MDM2及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c-myc、MDM2及p53蛋白表达在原发者与复发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MDM2及p53蛋白与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形成、分化及恶性程度有关,它们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参考指标之一,但与肿瘤复发无关。在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中三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 苗海港邱法波李赞滨尹波徐波徐常力
- 关键词:腹膜后脂肪肉瘤C-MYCMD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