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立新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1篇电子屏幕
  • 1篇学生近视
  • 1篇血压
  • 1篇医生
  • 1篇乙类
  • 1篇乙类传染病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社区高血压
  • 1篇社区高血压患...
  • 1篇水痘
  • 1篇团队
  • 1篇现状及影响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 1篇现状及影响因...

机构

  • 7篇上海市嘉定工...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徐立新
  • 1篇孙业桓
  • 1篇贾英男
  • 1篇刘琼
  • 1篇陈建根

传媒

  • 2篇上海医药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学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探讨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日后科学使用电子产品、提高户外活动,进而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抽取上海市嘉定区4所学校,其中小学3~5年级、中学7~9年级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屈光检查。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辖区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62.8%,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46.9%,中学生近视率为75.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初中(OR=3.639,95%CI=3.045~4.349,P<0.001)、女性(OR=1.278,95%CI=1.081~1.510,P=0.004)、课桌椅调换间隔>1学期(OR=1.227,95%CI=1.031~1.461,P=0.021)、一周里文化类补习班时长≥1 h(OR=1.285,95%CI=1.084~1.525,P=0.004)、家长减少孩子运动时间(OR=1.205,95%CI=1.009~1.440,P=0.040)、父母亲近视(OR=2.611,95%CI=2.157~3.160,P<0.001)等与辖区中小学生近视相关。【结论】上海市嘉定区学生近视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关注学校课桌椅调整、文化类课外补习班时长、电子屏幕时长等对学生视力的影响,以预防和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赵凤王婉月张龙徐立新贾英男李俭
关键词:近视户外活动影响因素
2017-2019年上海嘉定工业区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工业区2017-2019年大肠癌的筛查结果。方法:采用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结合两次粪便隐血试验(FOBT)初筛模式,初筛阳性提示为大肠癌高危人群,建议肠镜检查。分析2017-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工业区大肠癌初筛及肠镜检查结果。结果:2017-2019年嘉定工业区在50~74岁人群中共完成初筛6 796人次。农村和城镇片区中均是女性参与人数多于男性,且50~59岁年龄组占比较低。总的初筛阳性率为21.25%,其中农村片区的初筛阳性率低于城镇片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5%比34.955%,P <0.001)。初筛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仅FOBT阳性者"的构成比低于城市地区,"问卷和FOBT阳性者"构成比高于城市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初筛阳性居民中共计623例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依从性率为43.14%(623/1444),农村地区肠镜检查依从性率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52.83%比28.60%,P <0.001)。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癌前病变检出率低于城市地区(14.41%比22.42%,P <0.05)。结论:上海嘉定工业区大肠癌筛查结果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提示在大肠癌筛查过程中,应该采有针对性的筛查措施,以优化筛查模式,使得更多的居民受益于大肠癌筛查项目。
陈光远徐立新
关键词:大肠癌
2010—2020年嘉定工业区结核病病人发现延迟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嘉定工业区结核病病人发现延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探讨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登记确诊的2010—2020年结核病疫情数据。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发现延迟的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检出就诊延迟212例,就诊延迟率为39.92%,诊断延迟168例,诊断延迟率为31.64%。不同年份结核病病人就诊延迟率、诊断延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痰涂片阳性[β=0.89,OR=2.43,95%CI:(1.04,5.69),P=0.041]、重症[β=−0.85,OR=0.43,95%CI:(0.20,0.90),P=0.025]是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病人来源[因症就诊:β=−1.48,OR=0.23,95%CI:(0.08,0.69),P=0.025]、首诊单位类型[专科医院:β=−1.04,OR=0.36,95%CI:(0.17,0.75),P=0.007]、痰涂片阳性[β=−1.46,OR=0.23,95%CI:(0.10,0.56),P=0.001]是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2010—2020年就诊延迟率、诊断延迟率呈波动趋势,但不同年份就诊延迟率、诊断延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涂片阳性、是否重症是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痰涂片阳性、因症就诊、专科医院就诊是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
赵凤徐立新孙业桓
关键词:结核就诊延迟影响因素
家庭医生团队个体化管理策略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9
2015年
许多研究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欠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欠充分、长期规范化治疗的依从性不足。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将家庭医生责任制应用到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相较于以往的社区管理模式,家庭医生责任制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肯定家庭医生制度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积极意义的同时,家庭医生团队如何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成为一个有待探索研究的新问题。笔者所在团队通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家庭医生团队个体化管理策略,旨在为更好地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刘琼徐立新陈建根
关键词:家庭医生高血压健康教育
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了解近几年传染病防控效果,为未来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照发病日期导出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报告的所有甲乙类传染病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1862例,年均发病率为127.34/10万,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2=36.354,P=0.000<0.05)。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梅毒、淋病、肺结核、猩红热、乙肝。嘉定区中部地区历年发病率较高,北部和南部发病率较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269,P=0.000<0.05)。高发年龄为5~岁,其次是20~岁。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职业依次为工人、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发病时间上,以12月和5~6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2月为发病低谷。结论2014—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需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以梅毒、淋病和肺结核为主。应结合发病高峰时间和重点人群,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张龙冀慧方仇燕青徐立新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2014-2020年水痘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工业区2014-2020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上海市嘉定工业区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报告所有水痘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嘉定工业区2014-2020年水痘的年均发病率为77.53/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发病率明显偏低。水痘的好发年龄段为5~9岁,职业分布为学生为主。水痘在全年均有发病,每年的5-7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结论: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的水痘发病情况有所好转,应在高发季节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场所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做好消毒通风工作及健康宣教,减少水痘的发病。
张龙冀慧方王婉月赵凤徐立新仇燕青
关键词:水痘
2014—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分析2014—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发病日期搜集汇总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5年间的所有梅毒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8年嘉定区共报告2992例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89/10万,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以隐性梅毒为主,且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胎传梅毒占比较少且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在不同年份间的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55,P<0.05)。梅毒发病的高峰时间为3~6月,报告病例以户籍人口为主,男女比例为1.04∶1。不同年份各期梅毒报告发病数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3,P=0.001<0.05;χ2=12.701,P=0.013<0.05),而隐性梅毒、三期梅毒和胎传梅毒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9岁为梅毒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嘉定中心老城区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的家务及待业者、工人和老年离退人员。结论上海市嘉定区近几年梅毒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提高梅毒的检测水平,早发现,早治疗。继续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减少梅毒的发病。
张龙冀慧方徐立新
关键词:梅毒发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