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手持GPS在山区、丘陵地区1:1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手持GPS携带方便,测量准确,无需通视的优点,结合实践,表明手持GPS在山区、丘陵地区1:1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能够满足精度要求。使用手持GPS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能够缩短成图时间,提高制作地形图的效率。
- 燕晋宁朱永超
- 关键词:手持GPS山区丘陵地形图
- 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被引量:4
- 2012年
- 近些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形成了巨大压力,并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文中结合GIS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宝鸡市1988~2005年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1)近些年,宝鸡市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缓慢扩展期(1988~2000年)和高速扩展期(2000~2005年)两个阶段;2)在斑块类型水平上,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较好的连通性,并且呈增强趋势;3)外延式扩展是研究期内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类型,扩展比重为外延式>填充式>跳跃式。通过研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数据,为寻求优良扩张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朱永超任志远
- 关键词:城镇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指数
- 近3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耕地与人口变化趋势及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HYDE version 3.1数据库提取的1700—2005年黄土高原地区每10 a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300 a来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和人口变化趋势、地域分异特征、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耕地与人口相关性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300 a来黄土高原地区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都在波动增加,但变化速度不均;黄土高原地区耕地面积与人口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人口变化是导致耕地面积变化的因素之一.
- 朱永超李晶任志远
- 关键词:黄土高原耕地变化人口变化地域分异
- 历史时期以来汉江上游洪涝灾害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通过对汉江上游历史时期以来(208BC201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运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和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等级、时间(阶段、季节、周期等)和空间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220a间,汉江上游共发生洪涝灾害336次,平均6.6a发生1次,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9月份)。该区域洪涝灾害划分为轻度洪灾、中度洪灾、重度洪灾和特大洪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4.7%,29.5%,40.5%和5.3%。小波分析显示各级洪灾分别存在2~5a,38~40a,120a,160a的周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清代道光年间前期、清代光绪年间和民国后期至20世纪末为洪涝灾害多发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以安康盆地为中心向南、向北、向东、向西递减,存在两个高频中心和两个低频中心。大气环流异常,特殊地形条件,河流本身的水系特征,河道的弯曲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该区域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 彭维英殷淑燕朱永超鲍小娟任利利
- 关键词: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历史时期小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