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特征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天然次生林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保护区
  • 1篇次生
  • 1篇次生林

机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篇王永健
  • 1篇张卓文
  • 1篇唐亚坤
  • 1篇王艳
  • 1篇肖宋高
  • 1篇李振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其生态位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样方调查、TWINSPAN分类与DCA排序及生态位分析,以物种重要值为分类排序与生态位计测的数据指标,研究湖北省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优势木本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结果表明:应用TWINSPAN分类并结合DCA排序,可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E落叶阔叶林和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时DCA排序图中反映了植被由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格局变化。在针叶林Ⅰ、Ⅱ中,马尾松与黄山松生态位宽度较大,在针阔混交林Ⅰ、Ⅱ中,松类与栎类等都占据较大生态位,阔叶林阶段占据优势的木本种类更多,不同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随着演替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反映了多数广生态位物种间的生态位竞争。对于大多数演替阶段群落中的物种间的关系,以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物种生活特性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是可行的。
张卓文王永健唐亚坤ULRICH Apel王艳肖宋高李振
关键词:次生林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