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杨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形态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绿带
  • 1篇酶活性
  • 1篇基于神经网络
  • 1篇包膜肥
  • 1篇RBF神经网...
  • 1篇不同氮素
  • 1篇不同氮素形态

机构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施卫省
  • 2篇李杨
  • 1篇张付杰
  • 1篇刘海明
  • 1篇彭争
  • 1篇何俊德
  • 1篇胡亚文
  • 1篇李海东

传媒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氮素形态包膜肥对城市绿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16年
以硝态氮、铵态氮包膜肥为材料,设置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包膜肥对城市绿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园林植物生长季节的变化,不同氮素形态肥的施用,城市绿带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硝态氮+铵态氮混合包膜肥比普通肥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2.2%、28.6%,土壤脲酶活性降低4.9%;硝态氮包膜肥比铵态氮包膜肥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11.8%、5.3%、6.9%。硝态氮包膜肥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施卫省李杨刘海明彭争张付杰
关键词:包膜肥氮素形态土壤酶活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土壤重金属预测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4
2017年
采用单隐层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土壤重金属Cr、As、Ni、Pb、Zn 5种元素的含量,实测35组数据做为训练数据,另用6组做验证数据,该模型是以利用采样的10组数据预测其后的连续5组数据,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是10,输出层是5,隐含层的传递函数为径向基函数radbas,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线性函数Purelin,其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多元统计分析采样样品与预测样品,研究区域As、Ni、Zn的均值超过了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As元素达到高度变异,Pb、Zn、Ni 3种元素达到中度变异。通过因子分析,前2个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元素变量的主要信息,第1因子中载荷最高是元素Ni(0.946),第2因子中则为元素As(0.930)。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研究区域整体呈轻度生态风险水平。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降低采样分析成本,更好的评价区域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
李杨李海东施卫省何俊德胡亚文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重金属生态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