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综述被引量:8
- 2017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由此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致死和伤残疾病之一,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现将从动脉粥样硬化的6种已知的发病机制及8种常见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李梅赵雪芹王同兆王磊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 生物拮抗剂防治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不仅能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而且残留在动物体内的黄曲霉毒素给人类食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如何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技术备受学者青睐。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利用生物拮抗剂技术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效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 李梅赵雪芹王磊夏小静王青徐彦召杭柏林孙亚伟胡建和
-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
- 抗菌肽JH-3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原菌,其感染是引起世界性胃肠疾病的主要因素,全球每年大概有2 100万伤寒病例,给世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目前抗生素滥用问题严峻,急需寻找一种抗生素的替代品。抗菌肽JH-3是本实验室分离并人工改造后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的小肽,以沙门氏菌标准菌株CVCC541为研究对象,在小鼠模型上评价抗菌肽JH-3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在CVCC541感染BALB/c小鼠前3 d连续腹腔注射抗菌肽JH-3或环丙沙星(B3d,共计40 mg/kg)和感染后3 d连续注射JH-3或环丙沙星(P3d,共计40 mg/kg)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环丙沙星预防组效果最佳,抗菌肽JH-3的预防组(B3d)效果较好,可显著保护小鼠免受致死剂量CVCC541的攻击,小鼠存活率高达100%,临床症状评分、血液和脏器荷菌数降低,小肠段病理变化减轻,效果与环丙沙星治疗组相当;而感染3 d后JH-3治疗效果较差,临床症状评分、脏器荷菌量以及小肠病理变化均显著高于3 d前预防组,但3 d后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为70%,仍明显高于单独感染组。【结论】系统评价了抗菌肽JH-3不同给药时间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效果,预防性给药方式的抗菌作用最佳,与环丙沙星治疗效果相当,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 朱春玲赵雪芹王磊李梅夏小静王青徐彦召杭柏林孙亚伟胡建和
- 关键词:沙门氏菌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