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欣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稻米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分析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因子
  • 1篇铀矿
  • 1篇铀矿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区
  • 1篇水冶厂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鄱阳湖生态
  • 1篇鄱阳湖生态经...

机构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江西省数字国...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欣
  • 3篇叶长盛
  • 1篇刘平辉
  • 1篇向龙
  • 1篇吕雪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与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结合GIS技术,采用核密度、扩展强度、平均斑块面积、紧凑度等方法分析了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和演变过程,希望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与合理规划、科学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方案。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面积由1990年的105186.71 hm^2扩展至2013年的111718.61 hm^2,增长了6531.90 hm^2;(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城市周边及环鄱阳湖东北地带;农村居民点用地初期扩展较快,且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地域分化较明显,在2010~2013年扩展呈减缓趋势;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多分布在5.15~14.77 hm^2之间,新建、安义、德安、永修县等地农村居民点的平均斑块面积增长显著;农村居民点面积较大的区县其紧凑度偏低,用地相对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较大。
邓金连李欣叶长盛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基于GWR模型的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空间扩张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鄱阳湖地区2000、2005、2010、2013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扩张强度、扩张动态度、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差异,利用GWR模型深入探讨了城镇用地空间扩张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2000~2013年期间,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快速扩张,由332.86 km2增至742.72 km2,城市重心向东南迁移,迁移量为13.99 km,以正西方位扩张规模最大,达到267.89 km2;期间以2000~2005年扩张最为显著;(2)鄱阳湖地区城镇用地扩张区域差异明显,南昌市周边和交通通道交汇处高速扩张;根据空间集聚Moran’s I指数值,城镇用地扩张空间自相关性不明显,空间集聚特征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减弱,且逐年减弱;(3)不同驱动因素对鄱阳湖地区不同区域城镇用地空间扩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财政总收入、户籍人口对城镇用地扩张的贡献为负,而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起推动作用。
李欣叶长盛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基于GIS的华东某铀矿区水冶厂周边稻米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及分布差异被引量:7
2017年
为查明华东721铀矿区水冶厂周边稻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分布差异,测定水冶厂周边44件稻米样品中重金属Pb、Zn、Cu、Cr、Cd、As、U的质量比,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并运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绘制U、As质量比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米Pb、Zn、Cu、Cr含量均低于国家粮食标准,As、Cd和U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322、53和1.393ng/g,超标率分别为97.73%、4.55%和79.55%;稻米单因子污染指数仅有As、U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未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属于轻度污染,轻微生态危害,且主要由U元素引起;简单克里格球面模型和普通克里格指数模型分别是稻米中U元素和As元素质量比的最佳插值模型。
向龙刘平辉李欣
关键词:铀矿区稻米重金属污染地统计分析
基于地形因子的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为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地形特征,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13年4期鄱阳湖地区Landsat TM解译数据及DEM数据,借助地形位、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深入探讨了1990—2013年鄱阳湖地区不同地形下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13年,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水域为主,三种类型面积占比均在90%以上,建设用地快速增长,由1990年的1 387.42km^2增加到2013年的2 413.98km^2,增加了1 026.56km^2,耕地、未利用土地、林地面积分别减少513.39km^2,399.04km2,123.75km^2;(2)1990—2013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具有地形效应,低地形范围优势分布耕地、建设用地、水域,高地形范围林地优势分布,未利用土地、草地零散分布对地形变化适宜性较强;(3)1990—2013年,研究区土地利图谱以稳定型和中期型为主,面积分别为48 457.44km^2,2 014.56km^2,稳定型图谱的优势区域位于高、低地形范围,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变化稳定;低、中高地形范围是中期变换型的优势分布区,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水域—水域、耕地—耕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李欣叶长盛吕雪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形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