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康复训练联合磁振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患肢手臂力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握力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握力并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张锦为张其明单莎瑞洪峰杨杏萍梁炎
-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体外冲击波磁振热
-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中医药联合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对其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90例,按其随机法分...
- 林恒凯洪峰
- 关键词: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
- 三维步态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步态变化被引量:20
- 2022年
- 背景:目前国内外可见大量关于健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或者患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具有提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研究,而对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采集步态参数,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偏瘫步态的影响。方法:36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伪刺激组,每组各18例,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agneuro100型经颅磁刺激仪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8字形线圈与患者颅骨健侧对应的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域脑部表面相切,设定刺激频率为1 Hz,刺激强度为运动阈值的90%,20次脉冲/序列,30个序列/次,序列间隔2 s,每次治疗持续刺激20 min;伪刺激组给予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6 d/周,1次/d,连续3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周采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仪采集2组患者步态参数评估疗效。研究方案经过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结果与结论:(1)治疗前,试验组和伪刺激组各项步态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步速、步幅、步频、步行周期、健患侧支撑相比值、患健侧摆动相比值改善程度均优于伪刺激组(P <0.05);试验组步宽、双支撑期、患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健侧支撑相时间(%)、健侧摆动相时间(%)改善程度与伪刺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结果说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提升了患者步速、步频、步幅及步态对称性参数,但对平衡性相关参数如双支撑期、步宽等无改善作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偏瘫步态。
- 单莎瑞黄旭明张明兴王秀坤郑翔鲍赛荣洪峰
-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偏瘫步态三维步态分析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集两组患者步态参数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步速、步幅、步频、步行周期、步宽、双向支撑期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偏瘫步态,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 单莎瑞张明兴石艺华李可一洪峰黄旭明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步态分析
- 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西医院校教育教学的对策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中医药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医学、医德教育价值,对西医院校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西医院校中医药传统文化建设的现状并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到西医院校教育教学当中。
- 洪峰赵妍
- 关键词:西医院校教育
- 温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温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肩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善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可降低肩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宋海泳罗丹萍张明兴石艺华单莎瑞洪峰姚恩平
- 关键词:温针灸现代康复技术脑卒中肩痛痹证
-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步行能力及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 目的:采用Berg 平衡量表、Holden 步行能力评分及步态分析,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态的时空参数作用.方法:选择40 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 例,...
- 单莎瑞黄旭明张明兴石艺华李可一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