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宁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生产力
  • 1篇生产力分布
  • 1篇珠江口
  • 1篇细菌
  • 1篇细菌总数
  • 1篇南海北部
  • 1篇卡尔文循环
  • 1篇环境因子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样性
  • 1篇固碳
  • 1篇产力

机构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关春江
  • 2篇苏洁
  • 2篇李洪波
  • 2篇樊景凤
  • 2篇明红霞
  • 2篇郭立梅
  • 2篇季凤云
  • 2篇王建宁
  • 1篇马悦欣
  • 1篇石岩
  • 1篇赵文
  • 1篇常永凯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细菌丰度和细菌生产力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以2014年8月南海北部海水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平板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对南海北部表层和垂直海域可培养细菌和细菌总数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对细菌生产力进行测定,并结合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到南海北部海域,水平方向可培养细菌总数变化范围是3.70×10~2~1.42×10~3CFU/mL,细菌总数变化范围是5.12×10~5~1.61×10~6cells/mL,细菌生产力的变化范围是0.03~0.40 mg/m^3/h;垂直方向上可培养细菌变化范围是1.08×10~3~9.00×10~3CFU/mL,细菌生产力变化范围是0.01~0.08 mg/m^3/h,其中表层海水中的细菌生产力明显高于底层。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平方向上,影响南海北部表层海水细菌总数和细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盐度、硝酸盐(NO_3-N)、硅酸盐(SiO_3-Si)、亚硝酸盐(NO_2-N)和磷酸盐(PO_4-P)(P<0.05);垂直方向上,影响南海北部可培养细菌总数的主要因素是NO_2-N(P<0.05),影响细菌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盐度(P<0.05)。可见,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细菌总数高于可培养细菌总数2~3个数量级,表明该海域表层海水存在大量不可培养细菌;细菌的生命活动在海水表层相较底层更为活跃。
季凤云郭立梅李洪波明红霞苏洁昝帅君关春江马悦欣王建宁赵文樊景凤
关键词:南海北部细菌总数
南海表层海水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固碳基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揭示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以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的Ⅰ、Ⅱ型基因(cbbL、cbbM)作为分子标记,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水中的固碳基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固碳基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含cbbL基因固碳基因主要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优势亚群分别是γ-变形菌亚门(45.3%)、蓝细菌(30.9%)和β-变形杆菌亚门(23.8%);而含cbbM基因的固碳菌群未检测到;近岸的A9站位与其他站位物种组成有一定的差异,异着色菌属(Allochromatium)、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硫单胞菌属(Thiohalomonas)为其特有菌属.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含cbbL基因的固碳基因丰度与水温、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1).
季凤云明红霞李洪波昝帅君王建宁苏洁郭立梅常永凯石岩关春江樊景凤
关键词:珠江口卡尔文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