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月月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文化
  • 5篇旅游
  • 3篇传承
  • 2篇大众
  • 2篇侗族
  • 2篇品牌化
  • 2篇全域
  • 2篇文化品牌
  • 2篇校园
  • 2篇旅游时代
  • 2篇就业
  • 2篇扶贫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学堂
  • 1篇饮食
  • 1篇生态
  • 1篇食文化
  • 1篇体验式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曲艺

机构

  • 12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2篇王月月
  • 1篇周雨城

传媒

  • 1篇歌海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众旅游时代铜仁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探析
铜仁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铜仁市入境旅游人数持续增加,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旅游信息化、交通网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科学规划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
王月月符雪林
文献传递
大众旅游时代铜仁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探析
铜仁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铜仁市入境旅游人数持续增加,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旅游信息化、交通网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科学规划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
王月月符雪林
贵州省丹寨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研究
"非遗+扶贫"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贵州省丹寨县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挖掘本土的特色非遗资源,尤其是传统工艺资源,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传统工艺发展初见成效、传统观念进一步转变...
王月月杨青王湘江
文献传递
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研究
当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强市""文化兴市"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文化的品牌化建设与发展成为重要途径,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传播成为主旋律。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贵州人民的智慧,是文化品...
王月月赵尔文达李雪南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品牌
文献传递
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建设研究
当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强市""文化兴市"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文化的品牌化建设与发展成为重要途径,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传播成为主旋律。贵阳市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贵州人民的智慧,是文化品...
王月月赵尔文达李雪南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品牌
基于非遗名录统计分析的少数民族曲艺保护与传承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少数民族曲艺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其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2006~2015年间,我国对少数民族曲艺的保护做出了一些努力,建立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出版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举办了多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活动。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类曲艺项目偏少且集中于部分少数民族、传承人面临年龄老化后继无人且男女比例差别大、演艺团体匮乏、观众群体少等。在今后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曲艺项目的挖掘、申报与管理,出台措施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合理利用生产性保护及数字化保护,促进少数民族曲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刘琪王月月
关键词:传承人
贵州侗族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构建路径研究
2021年
贵州侗族地区饮食资源独具特色,是多彩贵州的亮点之一——“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贵州侗族地区美食以电子商务、旅游景区为重要发展平台,加强了侗族地区美食的宣传,提升了侗族美食的知名度。然而,侗族美食仍然存在餐饮店分散经营、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阻碍了侗族美食品牌的发展及壮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侗族餐饮行业应更加注重创新文化表达内容及方式、保持核心技艺的原真性、在“非遗”脱贫中创新传承、建设多元化宣传体系,以提升侗族美食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和知名度,促进美食资源向美食经济的转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王月月周雨城
关键词:侗族饮食旅游
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进校园路径研究
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经过多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宝贵的"贵州经验"。文章通过对贵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进校园过程中传承保护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转变各传承主体的思想观念、"双师型...
赵尔文达王月月姜华君
关键词:传承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及未来发展研究
近年来,贵州省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尤其是重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利用。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非遗扶贫政策,在全省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全省的脱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也面...
王月月赵尔文达
文献传递
“文化+生态”:中华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基调——以孔学堂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无疑是现代旅游业态中的两大品牌资源,而后者对前者的渗透、叠加和整合,往往是当代中国发掘和塑造旅游品牌的基本思路,形成了极具中华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这一模式的培养、开发与产业化,除为现代旅游业拉动的全新经济增长点外,既能对生态环境具有存续、修复和改善作用,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以体验式消费的方式加以广泛传播,可以说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三方的有力贡献。而其中的孔学堂作为一种凝聚着中华儒家文化的独特景观,将之纳入到"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战略中,促进经济层面的营销与文化层面的传承相融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多赢。
王月月肖远平
关键词:体验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