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振

作品数:8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幼苗
  • 4篇大豆
  • 3篇胁迫
  • 2篇低温胁迫
  • 2篇玉米
  • 2篇玉米幼苗
  • 2篇生理指标
  • 2篇苗期
  • 2篇化感
  • 2篇化感作用
  • 2篇根系
  • 2篇根系分泌物
  • 2篇酚酸
  • 2篇酚酸类
  • 2篇酚酸类物质
  • 2篇脯氨酸
  • 2篇保护酶
  • 2篇大豆幼苗
  • 1篇豆苗
  • 1篇对羟基苯甲酸

机构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林副...

作者

  • 8篇马凤鸣
  • 8篇石振
  • 3篇侯静
  • 3篇张顺捷
  • 1篇王瑞
  • 1篇杨德光
  • 1篇马国巍
  • 1篇李业成
  • 1篇陈胜勇
  • 1篇梁洪艳
  • 1篇石晓艳
  • 1篇李彩凤
  • 1篇王玉波
  • 1篇王瑞
  • 1篇李士龙
  • 1篇刘成

传媒

  • 3篇作物杂志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Na2CO3胁迫对春小麦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Na2CO3胁迫下5种春小麦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片质膜透性、相对含水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对供试春小麦耐盐性强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春小麦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茶淀红>龙麦26>垦红14>垦大4号>中国春;叶片质膜透性、SOD总活性与Na2CO3胁迫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耐性强的小麦品种二者增加的幅度大;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与Na2CO3胁迫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耐性强的小麦品种二者下降的幅度小。
梁洪艳马凤鸣杨德光高长宇侯静陈胜勇石振
关键词:春小麦耐盐性
大豆苗期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选择不同浓度的大豆2周苗期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3种主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提高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大豆、玉米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大豆根系分泌物随着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强小麦、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极显著抑制大豆SOD总活性;大豆根系分泌物随着浓度的增大对3种供试作物丙二醛(MDA)含量的作用表现不同,使小麦MDA含量极显著降低,使大豆MDA含量极显著增加,对玉米MDA含量变化不大。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小麦、大豆茎长及茎干重、根长及根干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对玉米茎长及茎干重、根长及根干重化感作用增强。
张顺捷马凤鸣石振侯静
关键词: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探索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对大豆能够产生自毒作用的外源酚酸物质,设置不同浓度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酚酸处理对幼苗SOD的影响与对照相似;高浓度的酚酸处理,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增高—急速增高—急速降低的变化规律。中低浓度酚酸处理后,大豆幼苗CAT活性先升高,达到峰值后,CAT活性开始下降,但高于对照;而在高浓度处理下,CAT活性低于对照。结果显示:外源酚酸可以改变保护酶活性,并且不同浓度处理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石晓艳石振李业成刘成马凤鸣
关键词:大豆酚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作物栽培学讲授思路和方法的探索被引量:4
2008年
对作物栽培学的讲授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在思路上,将该门课程的开始与结束由简图和详图串连起来,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完整;在方法上,归纳出按"位置、形状、内容"的线索,思考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将作物生长发育特性的描述性语言转换成图形和公式,从感性认识进入理性思考并便于记忆。
马凤鸣马国巍石振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讲授方法
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选择不同浓度的大豆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4种主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提高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大豆、玉米、白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大豆根系分泌物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强小麦、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和根活力,极显著抑制大豆SOD总活性和根活力;大豆根系分泌物随着浓度的增大对3种供试作物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不同作用,使小麦MDA含量极显著降低,使大豆MDA含量极显著增加,对玉米MDA含量变化影响不大。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小麦、大豆植株高度及其干重、胚根长及根干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大导致其对玉米植株高度及其干重、胚根长及根干重化感作用增强。
张顺捷马凤鸣王玉波石振
关键词: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为代表性酚酸类物质,研究其对大豆幼苗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酚酸物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阿魏酸较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对照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变化比较平稳,低浓度酚酸处理的大豆幼苗丙二醛含量最后趋于对照,高浓度处理的大豆幼苗在第10天后丙二醛含量急剧增高,表明高浓度处理产生了大量的丙二醛;与对照相比,两种酚酸物质无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从第10天开始表现出显著高于对照,然后下降,最后高于对照;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出先升高、然后下降,而且在第10天之后,急剧升高,升高的速度大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的速度。
石振马凤鸣李彩凤张顺捷侯静李士龙
关键词:大豆幼苗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东北地区玉米的冷害通常是发生在苗期的延迟性冷害。为研究玉米抗冷害机制,筛选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抗冷害品种,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主栽的44份玉米材料在5℃下进行低温胁迫试验,抗冷性分级后从不同的级别中筛选出4个代表性的品种。采...
王瑞石振马凤鸣
关键词:玉米脯氨酸MDA叶绿素
文献传递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7
2007年
东北地区玉米的冷害通常是发生在苗期的延迟性冷害。为研究玉米抗冷害机制,筛选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抗冷害品种,选取东北地区主栽的44份玉米材料,在5℃下进行低温胁迫试验,抗冷性分级后从不同的级别中筛选出4个代表性的品种。采用盆栽方法,在三叶期进行低温胁迫试验,设5个温度梯度,5个胁迫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抗性强的品种,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丙二醛含量增加的幅度小。不同温度下、同一温度不同品种保护性酶有着明显变化和差异。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降低,但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抗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小。
马凤鸣王瑞石振
关键词:玉米低温胁迫脯氨酸丙二醛保护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