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协阳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统管
  • 1篇信任
  • 1篇信任度
  • 1篇人民法院
  • 1篇任免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司法
  • 1篇司法公正
  • 1篇司法信任
  • 1篇判文
  • 1篇民法
  • 1篇公正
  • 1篇法官
  • 1篇法院
  • 1篇裁判
  • 1篇裁判文书

机构

  • 5篇北京市第二中...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耿协阳
  • 1篇赵瑞罡

传媒

  • 2篇法律适用
  • 1篇法学杂志
  • 1篇全国法院第2...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省级统管背景下的法官任免制度改革探析被引量:4
2017年
围绕地方各级法院的法官任免程序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改革方案,方案一是"省级任免",方案二是"省级提名、分级任免"。本文围绕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应采取"省级任免"改革方案,并给出论证理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配套措施,为顺利推进改革建言献策。
耿协阳
指导性案例适用方法探析——以指导性案例适用现状为出发点
自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已发布10批52件指导性案例。2015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颁布,进一步明确案例编选标准、推荐主体、推荐程序以及如何参照适用...
耿协阳
文献传递
省级统管背景下的法官任免制度改革探析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动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从而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而在推进省级统管改革过程中,同时也是《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过程中,存在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争议问题,即地方各级法院的法官任免程...
耿协阳
文献传递
论人民法院提升司法信任度的基本路径被引量:2
2017年
司法信任是指社会公众(包括诉讼当事人、参与人)基于相信司法主体公正行使职权的心理预期,积极关注和参与司法活动,对司法制度、组织、人员、行为、程序、裁判表示认可、接受、服从的心理状态。制约我国司法信任度提升的主要因素为:严格依法裁判有待加强、程序正当化作用不够以及社会关于司法公正的共识缺乏。要增强司法信任,需从降低期望、控制风险、增进参与、促进尊重、形成共识等方面着手,形成系统化的对策体系。
耿协阳
关键词:司法信任信任度司法公正
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实证研究——以261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被引量:32
2016年
深入考察指导性案例适用方面的规律性特征,可以发现"检索难、识别难、参照难"问题限制了指导性案例弥补法律漏洞、统一法律适用等功能作用的发挥。裁判思维的差异、适用技术的缺乏等是案例适用难的主要原因。在厘清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以两种区分技术为参考,我们可以尝试案例适用技术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将其细化为"要件五步法",包括基准案例的检索、区分技术的运用、综合情势的权衡、排除规则的检验、适用结论的导入,以推动指导性案例适用的精细化、规范化、便捷化。
赵瑞罡耿协阳
关键词:实证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