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花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叙事移情理论
- 本文主要介绍了叙事移情理论的理论基础、叙事移情类型、作者的策略叙事移情和具体策略运用。作为一种跨学科理论,叙事移情理论涉及认知叙事学、心理学、读者反应论、政治伦理学、市场营销、当代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或理论。在叙事的基本框...
- 蒋花张勇
- 《老约翰农庄》中的象征性暴力与凯特的成长分析
- 2019年
- 《老约翰农庄》中象征性暴力对凯特的影响巨大。发育期、舞会和婚姻、家长制社会、金钱的诱惑、忠诚和背叛交织在一起,使处于青春期的凯特体会和经历了成长过程中各种象征性暴力的打击。面对他者的目光和言语行为、各种习俗和潜规则,她只有妥协,被迫接受象征性暴力的奴役。
- 蒋花
- 关键词:他者
- 那些不为人知的事——《福特斯科斯太太》中弗雷德成长模式探析
- 2015年
- 短篇小说《福特斯科斯太太》讲述了弗雷德隐秘的成长。借喻性的标题、双重视角让弗雷德的成长具有一种隐秘的欺骗。故事将龌龊的家、酒及酒臭味、昏暗的伦敦街道、口红、手枪、睡裙、妓女、姐弟情和青春期的孤独、狂躁、堕落、暴力、性、阴谋、强奸、乱伦等因子黏合在一起,让弗雷德的成长模式中三个主要方面:失效的家、找寻和成长仪式具有强烈的黑暗、讽刺色彩。更为讽刺的是弗雷德的成长模式竟然和正常生活毫无违和感,他自然地步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 蒋花曾传芳
- 关键词:隐秘找寻
- 莱辛的世界主义视角和叙事移情策略研究——以《蚁冢》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多丽斯·莱辛有不少作品关注世界和人类共同命运及相关话题,和世界主义的特点比较契合。她是用何叙事移情策略来传递那种共同体验与价值观的呢?在其佳作《蚁冢》中,莱辛利用巨坑前景化奠定了故事的空间场域及其"吞噬、囚禁"的基本情感特征;在描写托米从幼年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利用自由间接叙事突出移情效果,读者可以进入到托米的内心世界,感受沉默、噪音和雕刻对他的深刻影响,感受托米在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的种种挣扎,并最终感佩于托米对他人负有责任的人道情怀。
- 蒋花
- 关键词:沉默雕刻
- 论“英国性”
- 2023年
- 本文通过梳理英国历史和参照英国现状,阐释了英国性和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及民族、英国性和不列颠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比较一些相关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和阐释了英国性,并以英国乡村为例论述了英国性的一些特点。本文认为英国性本质上是以英格兰为基础想象和构建出的能够体现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等传统的民族共同体特点,这些特点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和想象认同,对英国人构建爱国情怀和民族身份、对抗工业化和流动性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断裂感至关重要。
- 蒋花
-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教师的综合情感对学生线上学习影响力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对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具身认知理论中资源支持环境和情感心理环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上的情感投入、与学生线上互动交流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增强教师综合情感影响力的方法,呼吁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情感。
- 蒋花
- 关键词:课堂情感
- 《白雪公主后传》对美国女权运动的拷问被引量:1
- 2016年
- 《白雪公主后传》塑造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渴望解放的现代女性形象——白雪公主,但是白雪公主没能逃脱依附男人的命运,渴求女性解放的愿望落空。小说中无处不在的男性凝视将女性变为男性的欲望对象,女性试图建构的主体性成为永恒的匮乏,女性的解放受阻;强大的男权势力宣扬男性主宰、女性服从,男性作为本源和主体而存在,女性被看成男性的补充物和客体的思维范式,而女性在这种范式中被培养、被规训,继而被阉割,最终失去自我,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虚妄。因而,《白雪公主后传》质疑和拷问了美国女权运动。
- 曾传芳蒋花
- 关键词:《白雪公主后传》男性凝视女权运动
- 多丽斯·莱辛《爱的习惯》中的戏剧性、叙事、俄狄浦斯轨迹和戏仿
- 2018年
-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斯·莱辛的中篇小说《爱的习惯》表现了主要人物乔治的戏剧性爱情观和爱的习惯。戏剧性指能让人主动脱离、疏远正义者遭受的痛苦,或者对此痛苦冷眼旁观并自我反思,从而保持自我批判距离的各种效力。以戏剧性为主线,本文讨论小说如何运用人物的职业、叙事视角差异、俄狄浦斯轨迹和戏仿揭示主人公戏剧性的爱情观和爱的习惯。
- 蒋花
- 关键词:戏剧性戏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