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4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压裂
  • 11篇压裂液
  • 9篇水基
  • 6篇油田
  • 6篇水基压裂液
  • 6篇注聚
  • 6篇注聚井
  • 5篇井下
  • 5篇管柱
  • 4篇封隔
  • 4篇封隔器
  • 3篇性能评价
  • 3篇石油
  • 3篇水井
  • 3篇注水
  • 3篇注水井
  • 3篇解堵
  • 3篇井下工具
  • 2篇缔合
  • 2篇压裂充填

机构

  • 41篇中海油田服务...
  • 6篇中海石油(中...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爱普聚合...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1篇陈磊
  • 14篇鲍文辉
  • 14篇赵健
  • 14篇李梦
  • 13篇孙厚台
  • 12篇申金伟
  • 11篇李英松
  • 10篇郭布民
  • 10篇李越
  • 5篇宋立辉
  • 5篇袁征
  • 4篇付强
  • 4篇杨红斌
  • 4篇杨树坤
  • 3篇徐凤祥
  • 2篇秦小飞
  • 2篇王杏尊
  • 2篇李效波
  • 2篇程文佳
  • 2篇褚建国

传媒

  • 4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机械工程师
  • 3篇山东化工
  • 3篇油田化学
  • 3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海洋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石化技术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内江科技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S-YF清洁压裂液的构筑及适用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YF-1与助表面活性剂YF-2复配,并在KCl作用下得到新型清洁压裂液VES-YF,通过测定不同浓度YF-1、YF-2、KCl对体系黏度的影响,优化出VES-YF清洁压裂液最佳配方(质量分数):2.0%YF-1+1.0%YF-2+2.0%KCl,并对体系的构筑机制和适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VES-YF清洁压裂液具有剪切变稀性和良好的黏弹性,流变测量显示体系中存在蠕虫状胶束网络结构,能在剪切破坏后得到恢复。VES-YF压裂液在45℃、170s^-1条件下剪切2h后,表观黏度保持在80mPa·s以上。体系具有携砂能力强、破胶性能良好、岩心伤害率低等优点,在低渗储层压裂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赵健申金伟鲍文辉陈磊李梦孙厚台
关键词:清洁压裂液蠕虫状胶束黏弹性性能评价
钻井平台在辽东湾区域插桩深度分析
2014年
通常情况下,海上油气勘探首先是靠钻井平台打探井,以确定油气储量及分布,而目前大多数钻井平台为自升式,因此,就有必要对海底地质条件进行调查,防止潜在的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的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辽东湾区域浅层地质特征,然后再分析东部有代表性的局部区域地质钻孔资料,再根据钻孔资料重点分析常用的钻井平台插桩深度,判断桩腿是否有足够长度来支撑钻井平台安全作业,指出穿透一硬土层进入下伏软土层引起的单桩突然贯入的可能性,为钻井平台的安全精确就位选择提供指导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节约经济成本。
陈磊
关键词:钻井平台插桩海上油气勘探钻孔资料油气储量
基于流、固两相流模型的海洋平台基础冲刷数值模拟研究
2023年
海洋平台的冲刷本质为流、固两相流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两相流模型模拟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可以准确反映其物理机制。本文基于两相流模型SedFOAM,建立海洋平台基础的三维两相流冲刷数值模型,对桩基局部冲刷坑演变过程和桩柱上、下游的最大冲刷深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基局部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单向水流作用下,桩柱上游出现半圆形的冲刷坑,最大无量纲冲刷深度(约为0.65)出现在桩柱上游;冲刷过程中桩柱下游出现斜向发展的淤积带;受下潜水流的影响,桩前最大冲刷深度可达平衡深度的8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海洋平台的冲刷预测和基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陈岱新艾丛芳闫庆勋陈磊
关键词:海洋平台数值模拟泥沙输运
高性能注水井生产封隔器研制与试验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目前注水井封隔器存在穿越通道少、压力等级低等问题,研制了一款面向有缆智能注水井的生产封隔器。该款封隔器具有6条圆周分布电缆通道,满足测调机械手等工具的线缆需要。设计了新型锁环结构及防提前坐封机构,新型的锁环结构使坐封机构可承载较高坐封载荷。采用锁块连接的防提前坐封机构可有效避免封隔器外部受力引起的提前坐封。该封隔器具有结构紧凑、防提前坐封、压力等级高等优点。经室内与井场实验验证,该封隔器可双向承压7500 psi(51.72MPa),坐封、密封、解封等均满足设计要求,是一款高性能的注水井生产封隔器。
杜福云刘国振郭雯霖张立波郑金中陈磊李英松
关键词:封隔器注水井
高温海水基压裂液研究与开发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压裂研究方向的深入和作业方向的多元化,应用海水进行海上压裂是压裂技术发展趋势下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研究与开发适宜于海上油气藏的高温海水基压裂液,是降低压裂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满足压裂增产的关键。国内外在高温海水基压裂液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了天然聚合物压裂液、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和合成聚合物压裂液三大方面。天然聚合物压裂液由于受酸碱性和高温的影响,超过160℃时耐温耐剪切性能明显不足。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由于耐温性能较差,限制了在高温海水基压裂液中的应用。合成聚合物由于分子量和改性基团的可控性,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研究与开发速溶耐温耐盐型的聚合物稠化剂以及高温海水基压裂液体系,是高温海水基压裂液的重要研究方向。
郭布民李小凡王杏尊鲍文辉白小丹陈磊孙厚台
关键词:高温压裂液增稠剂
耐高温海水基压裂液稠化剂性能评价被引量:18
2020年
为满足耐温180℃海水基压裂液的需求,以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乙烯基吡咯烷酮、顺丁烯二酸单十二烷基酯钠盐、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为原料,以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得缔合型聚合物稠化剂SWF-T180,评价了SWF-T180的增黏、抗盐、溶胀、耐温性能及其配制海水基压裂液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稠化剂SWF-T180增黏效果显著,加量超过0.6%时溶液黏度快速增加;SWF-T180具有良好的抗盐抗钙镁能力和速溶性能,在海水中溶胀8 min后的溶液黏度达到最终黏度的84.3%,耐温达180℃;由1%SWF-T180和0.6%交联剂配制的海水基压裂液在180℃下剪切90 min的黏度为60数70 mPa·s,具有良好的剪切恢复性能,满足海上180℃储层压裂施工的要求。
陈磊鲍文辉郭布民王杏尊李梦孙厚台
关键词:稠化剂缔合聚合物抗盐耐高温
生物酶修复低温压裂液伤害应用基础研究
为修复低温致密气井压裂施工中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研制了生物酶&过硫酸铵(APS)复合破胶体系.该生物酶可在30~60℃、pH值7~10、矿化度80000mg/L条件下保持较高活力,并与压裂液添加剂良好配伍.与APS相比,...
孙厚台陈磊赵健鲍文辉
关键词:生物酶破胶剂压裂液
一种井下自平衡电控环空排气阀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自平衡电控环空排气阀装置,其包括:排气阀壳体,排气阀壳体上形成有下外筒传压孔,排气阀壳体的远端连接有下接头;电控系统,其密封设置于排气阀壳体的近端;以及,动力总成,其设置于排气阀壳体的内部,动力总成的传...
陈磊李英松李越孙金斯李啸峰张继永杨树坤杜晓霞时营磊
一种适用于渤海稠油油田注聚井复合垢的解堵液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注聚过程中易堵塞、堵塞物复杂等问题,在明确注聚井复合垢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聚合物降解率、洗油率、溶蚀率、腐蚀率进行解堵液成分筛选及优化,并通过静态解除率、一维填砂管模型驱替实验等对解堵液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实验确定了一种乳液型解堵液配方:1%氧化物SOU/DPG+5%石油醚/二甲苯+2%OP-10+5%柠檬酸/草酸+0.5%咪唑啉季铵盐,该体系对渤海稠油油田注聚井复合垢的静态解除率可达88.3%,模拟地层渗透率恢复率为91.22%,并具有较低的腐蚀率和较高的安全性。
郭布民陈磊袁征朱彤宇杨红斌邱守美
关键词:稠油油田注聚井
BP神经网络在海洋平台桩基轴向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前海洋石油导管架平台桩基础的轴向极限承载力常用的设计方法为API RP2A(美国石油协会)和静力触探(CPT)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的思路,能够有效地预测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根据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功能的特点,通过对影响单桩极限承载力因素的分析,依据静力触探资料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单桩轴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利用API RP2A方法分析成果对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预测检验,证明了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快等特点,验证了神经网络方法的可行性,预测结果能够指导桩基础设计,缩短周期.因而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陈磊
关键词:神经网络静力触探极限承载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