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新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有机-矿质复...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表层沉积物
  • 2篇沉积物
  • 1篇氮氧化物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土壤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排放清单
  • 1篇迁移
  • 1篇迁移转化规律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污染
  • 1篇粒级
  • 1篇邻近海域
  • 1篇金属污染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华南热带农业...

作者

  • 5篇高新华
  • 4篇李发生
  • 3篇宋存义
  • 3篇刘俐
  • 2篇熊代群
  • 2篇曹云者
  • 2篇李丽和
  • 1篇李秀金
  • 1篇汪莉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河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29
2006年
对海河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河沉积物已遭受重金属污染,其重金属含量高于渤海湾,而且峰值最高的区域出现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天津市区和塘沽区。将海河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不同颗粒组分的复合体进行分离,并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进一步证明,重金属含量随沉积物复合体颗粒尺寸增大而减小。同时表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复合体比海河的颗粒大,砂质含量比海河高。渤海湾细小颗粒(<20μm)复合体含量(62.42%)低于海河(70.24%),而渤海湾粗砂(>200μm)组分(31.17%)比海河(17.83%)高得多。海河各粒级复合体上Cu、Pb、Cd的含量明显高于渤海湾中各粒级相应的重金属含量,平均是渤海湾的2倍左右,Cr在海河与渤海湾各粒级含量相对来说比较接近。
刘俐熊代群高新华宋存义李发生
关键词:沉积物有机-矿质复合体重金属
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多环芳烃土壤指导限值的获取与风险评价被引量:21
2007年
尝试利用英国的污染土地暴露评价模型(CLEA模型)获取了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中几种多环芳烃(PAHs)的土壤指导限值(SGVs),并用所得到的土壤指导限值对该场地的污染物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萘、蒽、苯并[a]芘、苊、芴、芘的土壤指导限值分别为3.57×103,6.12×107,0.874,6.81×104,6.24×104和5.84×106ng/g.特定场地表层土壤中萘、蒽、苊、芴、芘的实测浓度(MECs)大于其相应土壤指导限值的概率均趋于0,而苯并[a]芘的为0.225.这几种PAHs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苯并[a]芘萘>苊>芴>芘>蒽,说明该场地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为苯并[a]芘.
李丽和曹云者李秀金高新华李发生
关键词:PAHS
辽宁省1980—2003年氮氧化物排放清单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根据能源消费历史状况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因子,分别对辽宁省20多年(1980-2003年)来的NOx排放总量以及不同燃料类型和行业的NOx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尽管个别年份存在一些波动,但NOx排放总量总体上仍呈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30%.2003年辽宁省NOx排放总量达108×10^4t.NOx排放总量增长趋势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趋势基本吻合,煤炭消耗是大气中NOx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65%以上,最大排放量为2003年的10.17×10^4t.绝大部分NOx排放来自能源加工转换、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三者约占总量的90%,其中电力行业占28.10%~40.85%,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行业仍将是辽宁省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交通运输部门NOx排放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尤其在2000年后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
高新华汪莉曹云者李丽和
关键词:氮氧化物排放清单能源消费
土壤中镉的赋存行为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6年
综述了镉在环境中的分布、污染来源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着重讨论了镉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生物有效性以及提取方法的现状和进展。
刘俐高新华宋存义李发生
关键词:土壤迁移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在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分布被引量:38
2006年
采用超声分散法分离沉积物中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了渤海湾沉积物中Pb,Cd,Cr等重金属的污染及其在不同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随着复合体粒径增大而减小.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主要来自原生矿物的石英和长石等岩石结构物质的含量增加,但这些物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以次生硅酸盐矿物及硅、铁、铝等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主的细粒沉积物上,细粒样品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富含有机质的特性,通过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导致所含重金属含量较高.粘粒复合体中Pb含量是粗砂中的2.3倍,Cd是粗砂的3.8倍,而Cr是粗砂的2.8倍.
刘俐宋存义熊代群高新华李发生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