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欢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外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色谱
  • 1篇体外经皮渗透
  • 1篇透皮
  • 1篇透皮促渗剂
  • 1篇凝胶
  • 1篇凝胶膏剂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研究
  • 1篇肿瘤作用
  • 1篇总黄酮
  • 1篇相色谱
  • 1篇米粒
  • 1篇纳米粒
  • 1篇经皮渗透
  • 1篇经皮渗透性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研究

机构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天水市第一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王丽灵
  • 3篇刘欢
  • 2篇刘志辉
  • 1篇李俊生
  • 1篇郑啸
  • 1篇陈慧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草药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PLC测定复方黄葵颗粒中8种成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黄葵颗粒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马钱苷、莫诺苷的方法。方法:采用Agli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40,260,360 nm,柱温30℃。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莫诺苷、马钱苷线性范围分别为3.5-35.0(r=0.999 6),32.09-320.9(r=0.999 7),2.21-22.12(r=0.999 7),18.68-186.9(r=0.999 8),6.32-63.20(r=0.999 7),3.54-35.44(r=0.999 6),12.39-123.9(r=0.999 6),12.88-128.8 mg·L^-1(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RSD 1.7%),99.7%(RSD 0.6%),98.7%(RSD 2.5%),100.1%(RSD 1.4%),99.7%(RSD 1.0%),99.9%(RSD 2.7%),99.0%(RSD 1.2%),99.7%(RSD 1.3%)。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黄葵颗粒的质量控制。
江静怡刘欢王丽灵刘志辉
关键词:黄蜀葵花高效液相色谱
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制备负载阿霉素的壳寡糖纳米粒,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负载阿霉素的壳寡糖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表面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包封率、载药量,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MTT法对载药壳寡糖纳米粒在体外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细胞毒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制得的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形态较为完整,平均粒径为(136.77±1.21)nm,表面电位为(20.53±0.31)m V,包封率为(56.99±1.40)%,载药量为(15.49±0.38)%,168 h的累积释放率为72.15%;阿霉素和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强于游离阿霉素。结论此方法制备的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粒径较小,药物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刘欢江静怡王丽灵刘志辉
关键词:阿霉素抗肿瘤作用
透皮促渗剂对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成分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中总黄酮及其中6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苷及木蝴蝶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为筛选最佳的促渗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种常用的透皮促渗剂氮酮(azone,AZ)、薄荷醇(menthol,MT)、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采用体外扩散池法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对体外经皮渗透参数的影响。结果采用单一促渗剂时,AZ对苷类成分的促渗效果较好,MT对苷元类成分的促渗效果较好,而PG的促渗效果相对较差,总体以3%AZ对于总黄酮及其单体的促渗能力最强;采用二元复合促渗剂时,促渗效果整体优于单一促渗剂,总体以3%AZ+5%PG渗透效果最佳。结论促渗剂可以显著影响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中总黄酮及其中6种活性黄酮类成分的经皮渗透动力学参数,3%AZ+5%PG构成的二元复合促渗剂用于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促渗效果最佳。
刘志辉李俊生郑啸刘欢王丽灵陈慧姜誉弘
关键词:黄芩总黄酮凝胶膏剂经皮渗透性促渗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