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骨不连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1~2016-05采用双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1例伤口感染,1例失访。其余10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优于术前;按照Neer评分标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10例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恢复良好,评分均≥90分。结论:双钢板内固定可对骨折断端及植骨提供多维的牢固固定,可以有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骨不连。
- 董向辉常彦海孙正明靳占奎
- 关键词:双钢板内固定骨不连锁骨中段骨折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大骨节病患者16例,其中男性2例(2个膝关节),女性14例(17个膝关节);平均年龄(56.38±6.40)岁,范围为41~56岁;左膝关节8例,右膝关节11例;膝内翻畸形15例,膝外翻畸形4例。观察膝关节置换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内外翻畸形矫正、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51±1.00)、(3.56±1.29)、(1.83±1.40)、(1.10±0.87)分,术后2周VAS评分低于术前(P〈0.01),且术后VAS评分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P均〈0.01)。术后末次随访HSS总评分为(78.60±5.30)分,显著高于术前[(43.59±10.08)分,t=19.21,P〈0.01];除肌力外,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和稳定性评分[(25.94±4.17)、(15.88±3.70)、(14.09±1.03)、(6.79±2.25)、(8.58±1.30)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1.56±5.39)、(7.56±1.75)、(9.86±3.85)、(3.05±3.22)、(5.00±3.07)分,t=16.00、8.32、6.43、7.07、6.95,P均〈0.01]。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伸直度[(3.05±2.71)°]显著低于术前[(15.11±11.30)°,t=-5.40,P〈0.01],膝关节最大屈曲度[(115.79±9.65)°]显著高于术前[(93.95±22.40)°,t=6.02,P〈0.01],膝关节内翻度[(2.40±2.40)°]及外翻度[(3.75±2.50)°]显著低于术前[(11.33±10.43)°、(18.00±5.72)°,t=-4.15、-3.61,P均〈0.05]。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确诊为膝关节结核,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可
- 常彦海靳占奎孙正明董向辉郭雄
- 关键词:大骨节病全膝关节置换术生物假体
- 前交叉韧带重建早期移植肌腱的生物力学和关节滑液中IL-1β的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模型,探讨术后早期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及移植肌腱生物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2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后肢作为实验组,使用同侧踇长伸肌腱建立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对侧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术后2,4,6周分别处死,测定移植肌腱的生物力学变化,并用ELISA法检测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ELISA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IL-1β水平在术后第2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第6周接近正常水平。术后2,4,6周实验组韧带断裂所需拉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重建韧带强度急剧下降,4周末时达到最低,后强度逐渐升高。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关节滑液中IL-1β的水平变化对移植物生物力学强度产生不利影响,提示降低关节内IL-1β水平是改善移植肌腱生物力学强度的积极因素之一。
- 董向辉孙正明靳占奎常彦海杨波凌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前交叉韧带重建生物力学
- 膝半月板损伤临床自然转归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损伤半月板无治疗情况下临床及创缘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择膝关节外伤而未诊治过的初诊68例患者,经临床表现(疼痛、交锁、不稳等)及膝关节MRI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其中32例半月板无法修复行全切术,男21例,女11例,年龄15-49岁,平均25岁,损伤至关节镜检查平均时间46周。观测指标:④膝关节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②关节镜下半月板的损伤部位、类型和状态。③组织学观察:切取半月板损伤创缘不同部位的组织,一部分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另一部分3%戊二醛固定、环氧树脂包埋、柠檬酸铅染色、电镜观察。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年以上。术后3个月与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1)。关节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8例:创缘中部与两端有新旧之别;非典型表现4例。光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6例:创缘中部少量类上皮细胞,两端交界部有较为明显的组织愈合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非典型表现2例。电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5例:伤缘中部偶见细胞(同源及类上皮)胞核胞浆呈萎缩状态,伤缘两端交界部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突起较多、胞核较大,胞浆内含较多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而圆,胞浆内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软骨细胞周围有软骨陷窝;非典型表现3例。结论:半月板损伤后未治疗或愈合之前负重活动,将导致创面长度增大,临床症状加重,提示半月板损伤后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有效制动是半月板痊愈、避免后期手术切除的关键。无法修复的半月板全切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徐洪海张峰刘宁郑晶晶张银萍赵全民郭雄于敏刘宗智孙正明邹庆洋刘琮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检查组织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