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奇蒙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管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逆行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胰胆管造影术
  • 2篇造影术
  • 2篇诊治
  • 2篇内镜
  • 2篇内镜逆行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感染
  • 1篇胆管炎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诊治分析
  • 1篇诊治经验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吴旭波
  • 3篇胡志秋
  • 3篇张紫平
  • 3篇常奇蒙
  • 1篇杨彪
  • 1篇沈晓东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相关穿孔诊治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所致消化道穿孔的诊疗策略和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ERCP相关消化道穿孔病例的Stapfer分型、穿孔原因、并发症、治疗措施和术后住院时间,总结不同Stapfer分型消化道穿孔的诊治经验。结果 Stapfer I型穿孔2例,均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Stapfer II型穿孔7例,4例行保守治疗成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9 d;3例ERCP后24 h之内行手术治疗,平均术后住院28 d。Stapfer III型穿孔1例,为胰管穿孔,放置胰管支架术后仍并发重症胰腺炎,术后18 d行胰腺炎清创术,病理确诊为胆囊癌,家属放弃治疗,于术后57 d死亡。结论CT检查有助于ERCP相关穿孔的早期诊断,依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穿孔的Stapfer分型制订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常奇蒙胡志秋吴旭波张紫平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穿孔
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胆管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在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分级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病例118例,检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手术前后血清HMGB1水平,分析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以及HMGB1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健康体检组、轻度胆管炎组、中度胆管炎组、重度胆管炎组血清HMGB1水平分别为(1.74±0.79)μg/L、(9.19 ±4.86)μg/L、(12.62 ±4.13)μg/L、(18.02 ±3.8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348,P<0.05),三组经ERCP治疗后其血清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8,t=35.682,t =42.649;P<0.05),血清HMGB1水平与白细胞计数、CR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呈正相关性.结论血清HMGB1水平在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经ERCP治疗后,其水平较前明显下降.HMGB1是评价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的有效参数.
沈晓东吴旭波胡志秋常奇蒙杨彪张紫平
关键词:胆管炎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外科ERCP的诊治经验被引量:1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严重肆虐了我国湖北省等全国各省市,不但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更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会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包括ERCP在内的内镜诊疗工作均属于“高危操作”,而急性重症胆道感染和胆源性胰腺炎等胆胰外科疾病又往往需要及时的内镜下胆道引流。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29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峰期间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肝胆胰外科进行的32例必要的ERCP诊疗工作,梳理了疫情之下ERCP对于重症患者的诊治排查流程,总结一些ERCP诊疗中防护和防控要点。
常奇蒙胡志秋吴旭波王建法冯劲峰张紫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性肺炎胆道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