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利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树莓
  • 1篇单氰胺
  • 1篇延后
  • 1篇延后栽培
  • 1篇栽培
  • 1篇摘心
  • 1篇日光温室
  • 1篇破眠
  • 1篇氰胺
  • 1篇温室
  • 1篇光温
  • 1篇果型
  • 1篇红树莓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2篇董凤祥
  • 2篇张清华
  • 2篇张利利
  • 2篇李路
  • 1篇徐迎春
  • 1篇王彦辉
  • 1篇段安安
  • 1篇何文杰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冷积累阶段与单氰胺的交互作用对树莓休眠破除的影响
2015年
以树莓品种"费尔杜德"穗条为试材,研究了单氰胺浓度(喷施浓度为0.5%、1.0%、1.5%、2.0%、2.5%)和蓄冷阶段(0%、20%、30%、40%、50%、60%、70%和100%)的交互作用对树莓休眠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浓度处理中,0.5%浓度单氰胺破眠效果最佳,药害表现最轻,当单氰胺浓度≥1.0%时,穗条药害严重;在处理时期上,穗条处于40%冷积累阶段施用0.5%单氰胺破眠效果明显,水培2周后,穗条萌芽率大于50%;当冷积累量超过总需冷量的50%以后,单氰胺处理组萌芽率下降。试验当中,单氰胺的浓度和冷积累的交互作用导致"费尔杜德"穗条萌芽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
李路段安安董凤祥张清华张利利何文杰
关键词:树莓单氰胺
摘心修剪对秋果型红树莓延后栽培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以秋果型红树莓‘Heritage’为材料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摘心修剪时间和修剪程度对物候期和产量及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果实产量及其分布与摘心修剪时间和修剪程度联系密切,修剪程度越重,采果时间越晚,果实产量越低;除摘心外,其他修剪程度组处理时间越晚,采果时间越晚,处理时间过晚会导致果实产量降低;摘心只在营养生长期对秋果型红树莓产量及分布产生影响。综合考虑,以5月初约50 cm高植株平茬处理的产量最高,果期延后效果较明显,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徐迎春张利利张清华王彦辉李路董凤祥
关键词:日光温室延后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