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负极
  • 3篇负极材料
  • 2篇电池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1篇电化学性能表...
  • 1篇性能表征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聚合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钴合金
  • 1篇微球
  • 1篇锡钴合金
  • 1篇料制
  • 1篇复合材料

机构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刘春玲
  • 3篇张国恒
  • 2篇董文生
  • 2篇王旺
  • 1篇王燕
  • 1篇郭欢
  • 1篇杨彤

传媒

  • 3篇电源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层状MoO_2/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以氧化石墨、钼酸铵、硝酸、蒸馏水等作为反应物,经过水热反应得到石墨烯含量不同的Mo O2/石墨烯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表征显示,Mo O2在石墨烯表面上均匀分散,负载了Mo O2的石墨烯又进行了层层堆积。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电极材料GP-11(石墨烯含量为11 mg)性能最佳,其在电流密度为0.1 A/g充放电时,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089.7 m Ah/g,经过100次的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733.4 m Ah/g,而纯Mo O2首次可逆比容量为934.9 m Ah/g,100次循环后比容量降至156.4 m Ah/g,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容量和稳定性。
贠超凡张国恒王旺郭欢刘春玲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Sn-Co-C-GN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2016年
主要是用乙酸钴和四氯化锡分散在石墨烯乙醇溶液中,先进行液相聚合,然后在高温下还原,得到锡-钴-碳-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锡钴比例一定,当石墨烯含量为0.55 g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图像表明金属合金均匀分布,颗粒大小在10 nm左右,且首次充电比容量为837.2 m Ah/g,经过80次循环之后比容量还能保持在796.6 m Ah/g,容量的保持率能达到90%以上。
张国恒贠超凡王燕刘春玲董文生
关键词:锡钴合金液相聚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纳米SnO_2/C微球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化学沉淀法,并通过进一步的水热反应,制备得到纳米二氧化锡颗粒,通过TEM分析知纳米二氧化锡颗粒的粒径约为5 nm;通过2,4-二羟基苯甲酸和甲醛之间的缩合反应,在体系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锡颗粒,再通过水洗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了纳米SnO_2/C碳包覆微球,控制加入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质量制备了不同样品来探究其对材料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添加纳米二氧化锡含量为40%时,纳米SnO_2/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在电流密度为100 m A/g充放电时,首次可逆比容量为825.2 m Ah/g,第100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593.2 m Ah/g,容量保持率达71.9%。
杨彤王旺张国恒刘春玲董文生
关键词:负极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