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强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兴安岭北部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定年
  • 1篇杂岩
  • 1篇年代学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化学特征
  • 1篇混杂岩
  • 1篇火山岩
  • 1篇火山岩地球化...
  • 1篇火山岩地球化...
  • 1篇北部
  • 1篇成矿
  • 1篇成矿预测

机构

  • 2篇武警黄金第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徐立明
  • 2篇张文强
  • 2篇刘玉
  • 1篇孙加鹏
  • 1篇王献忠
  • 1篇黄继民
  • 1篇郑吉林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玻乌勒山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被引量:5
2015年
大兴安岭玻乌勒山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样品SiO2平均质量分数为59.93%,属中性岩,过铝质、富碱,为一套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中性火山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144.06~212.88)×10-6),铕异常不明显(δEu值介于0.75~0.99之间),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分馏系数(La/Yb)N介于10.49~13.47之间。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La、Ce、Rb、Ba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等,火山岩样品主要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火山活动与古亚洲洋或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有关。区内地、物、化、遥异常特征显著,综合预测圈出成矿有利地段2处,具有寻找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郑吉林张文强徐立明刘玉卢昱润黄继民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成矿预测
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6年
新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处在塔源—新林—喜桂图断裂之上,西侧为额尔古纳地块,东侧为兴安地块。前人研究认为本区的"倭勒根群"为有序地层,通过野外观察及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地层是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由多个构造岩块堆叠和拼贴起来的非史密斯地层单位。对新林地区大乌苏混杂岩的基质及岩块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岩块中细碧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477.3±2.7)Ma,基质中变质石英砂岩的最小峰值年龄为468 Ma,限定其沉积时间为早奥陶世。而本地区二长花岗岩测年的结果为300 Ma,综合文献资料并结合本区构造特点,认为大乌苏混杂岩实际上是一套时间跨距从早奥陶世到晚石炭世的非史密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上,蛇绿岩残片低Si O2,属钙碱性或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Eu无异常或弱正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可以推测在兴隆—呼玛弧后盆地进一步拉伸过程中,本区形成具有洋壳性质的大洋,同时在岛弧上形成细碧-角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在弧前形成砂泥质浊积岩。
刘玉孙加鹏王献忠张文强杨华本梁中恺徐立明
关键词:大兴安岭北部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