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映
- 作品数:21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双循环发展背景下广州南站地区发展方向与战略价值
- 2022年
- 广州南站并非单一的高铁枢纽地区,而是具备多种属性的地区,包括华南地区枢纽、珠三角城际中心、广佛联系纽带重要节点等。南站地区未来应积极发挥核心要素优势,提升其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价值。全面认知广州南站地区发展方向以及战略价值有助于合理谋划地区发展。
- 肖健李福映刘丽绮王莹亮
- 跨境合作区的尺度重构与空间响应--以横琴为例
- 2024年
- 基于尺度重构理论,搭建尺度重构对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并以横琴为例,从领域空间、制度建构、治理结构多维度协同入手,分析尺度重构不同阶段对空间的影响,探讨尺度不协调带来的空间治理问题以及尺度再重构下横琴空间规划响应的重点。研究认为,横琴空间演化的实质是通过尺度重构的渐进式调整、治理机制的优化来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在横琴新区建设时期,其多维度尺度关系相对复杂,存在领域空间模糊化、制度空间配置失衡、治理机制失效等问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时期,尺度再次上移,对领域空间、制度建构、治理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整,尝试修正“尺度陷阱”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尺度重构下,横琴规划应当坚持制度设计的初心,创新空间标准,创建跨界包容共享的优质生活与就业场景,探索构建多元融合的“社会特区”。
- 李福映方煜
- 欧美军民融合型产业空间案例研究和规划启示——以亨茨维尔等航天城为例
- 军民融合创新不仅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是重要的创新动力源。长期以来,受制于发展阶段等因素,国内对于军民融合型产业空间的发展诉求和布局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在支撑高质量产业空间规...
- 许闻博李福映
- 关键词:航天城
- 转型背景下存量产业空间的整合重构与规划应对被引量:13
- 2019年
- 存量产业空间再造是快速工业化后城市转型面对的重大命题。产业空间分散碎片化、空间低端、配套缺失及其背后折射出的多元利益主体博弈带来的产权关系复杂、产业空间固化,亟需整合重构。转型背景下存量地区产业空间的整合重构是一个围绕空间再造进行功能引导、用地整合、产权关系调整、更新方式引导和利益主体协调等多方面综合设计的过程。文章分析了城市转型对产业空间整合重构的影响,并结合深圳市龙华区的实践案例,针对碎片化的产业空间提出甄别重点产业空间、构建集合单元,围绕集合单元配置相关政策、更新策略、配建设施及利益统筹等方面的思路,探索存量产业空间整合重构与规划应对的方法。
- 李福映肖健郑清菁
- “多中心”理念对我国大城市空间组织方式的影响--基于青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 从大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存在问题着手,分析多中心大都市规划理念的起源和理论内涵,结合国际上多中心大都市空间模式的发展经验和青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构建多中心的规划实践,提出对多中心大都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几点认识,以生态...
- 魏正波李福映
- 关键词:多中心大都市空间结构
- 杨凌国家农业高新区发展路径与规划应对被引量:11
- 2019年
- 农业高新区作为农业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一直以来农业高新区面临"弱关注、弱引导"的局面,学界对其空间组织方式及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杨凌国家农业高新区为例,对其发展历程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结合国家农业高新区的独特价值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正在编制的《杨凌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探讨杨凌国家农业高新区未来在动力引领、空间重组、特色凸显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规划应对,意在将杨凌国家农业高新区的建设经验推广至更多即将建设的农业高新区。
- 白晶李福映李林晴
- 关键词:农业高新区
- 大都市区域合作的"飞地"模式特征初探--以深圳为例
- 在空间资源不断趋紧的背景下,"飞地"经济模式成为产业功能要素高度集聚的大都市向外扩展的路径之一.深圳作为空间供需矛盾最为紧张的大都市,在增量空间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在探索"飞地"模式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深圳...
- 许闻博李福映
- 关键词:飞地经济利益诉求
- 区城联动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研究--以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文章基于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阶段和特征的分析,总结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侧重"货物贸易"到更加注重"人本服务"的改革发展趋势,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使命不仅是优化"物的生产贸易",更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先行示范窗口。未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升级需要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发展阶段及趋势紧密相关,同时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发展重点及其与城市联动方式上也有差异。文章以中心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实证案例,提出在区城联动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的趋势及其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方向。
- 魏正波李福映罗彦
- 关键词:人本服务
- 大都市区域合作的“飞地”模式特征初探——以深圳为例
- 在空间资源不断趋紧的背景下,"飞地"经济模式成为产业功能要素高度集聚的大都市向外扩展的路径之一。深圳作为空间供需矛盾最为紧张的大都市,在增量空间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在探索"飞地"模式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深圳...
- 许闻博李福映
- 关键词:飞地经济
- 文献传递
- 尺度重构视角下经济技术开发区向综合功能新区转型的空间应对——以烟台黄渤海新区为例
- 2024年
- 鼓励和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向综合功能新区转型发展,是经开区空间生产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响应国家对经开区发展定位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尺度重构理论视角,以烟台黄渤海新区为例,总结分析经开区向综合功能新区尺度重构的基本逻辑。研究认为,经开区向综合功能新区转型发展的过程,是一次“尺度上移”的过程,通过赋予更高层级的管理权限,重构区域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以及治理关系,形成产业协作有序的功能板块、更高标准的产城格局以及更加扁平化的治理结构。研究发现,烟台黄渤海新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多空间主体及多政策制度并存的治理难题,其空间呈松散发展状态,以及低水平的产城融合特征。据此,文章提出整合港产功能板块、调整产城关系以及实施渐进性治理机制的治理策略,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李福映肖健
- 关键词: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