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斌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嘌呤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食品
  • 2篇尿酸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调味
  • 1篇调味品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浓度
  • 1篇脏器
  • 1篇肉类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加玲
  • 4篇杨海斌
  • 3篇张萍
  • 3篇刘桂英
  • 1篇张红霞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营养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鸡鸭不同组织脏器中嘌呤和尿酸的含量及其分布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痛风(gout)是由于人体嘌呤类物质代谢紊乱,产生尿酸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而沉积在软组织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心。对于此类疾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限制食物中嘌呤的摄入。
杨海斌张加玲刘桂英张萍
关键词:尿酸排泄减少嘌呤类脏器鸡鸭物质代谢紊乱血尿酸浓度
菌类食品中嘌呤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被引量:9
2012年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障碍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或)因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的疾病〔1-2〕。痛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亦采取饮食控制,减少由饮食中摄取过多嘌呤物质,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3-5〕。菌类食品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药食两用的食物来源。然而菌类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容易诱发痛风〔6〕,
刘桂英杨海斌张加玲
关键词:嘌呤高效液相色谱法菌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肉类食品中的嘌呤和尿酸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肉类食品中4种嘌呤(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常见肉类食品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样品用10%(V/V)高氯酸在沸水浴中水解60min,调节pH至4,离心,上清液过膜,以7×10-3mol/L KH2PO4-H3PO4(pH 4.0)为流动相,选用Agilent ZORBAX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各组分在相应检测浓度范围内与其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回收率在90.0%~107.5%,相对标准偏差在1.7%~13.3%之间。几种肉类食品中除含有4种嘌呤外,同时还含有尿酸(133.7~86.2μg/g),尿酸约占嘌呤和尿酸总量的7%。鸡肉中嘌呤总含量[(1759.3±64.6)μg/g]高于兔肉、羊肉、猪肉和牛肉(1440~1000μg/g)。结论该方法用于肉类食品嘌呤检测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杨海斌张加玲刘桂英张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嘌呤尿酸肉类
调味品中嘌呤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被引量:3
2013年
嘌呤是构成核苷酸的重要碱基,代谢终产物是尿酸,代谢紊乱使尿酸的生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1]。饮食摄人的嘌呤可影响血清中尿酸水平[2]。随着居民对食品风味的追求,复合调味品在烹饪中的使用率逐渐增加。这些复合调味品均添加有呈味核苷酸[3] 5'-肌苷酸二钠盐(ino-sine monophosphae,IMP,又称次黄苷酸)和5'鸟苷酸二钠盐(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
张萍张红霞杨海斌张加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嘌呤调味品鸡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