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茜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被引量:1
- 2014年
-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为C13H22ClN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的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以4,4'—二甲基三苯胺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最终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研究,发现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7g,叔丁醇30ml,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用量为0.50g,反应时间5.5h,此时产品产率最高达59.4%。
- 赵仑邓青辉吴志正崔馨桐牛茜
- 关键词: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剂
- 松花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为探究松花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来源,2014年4月采集松花江16份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全分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并分析重金属Cu、Zn、Cr、Ni、Cd、Pb、As、Hg。结果表明,除Zn和Cr外,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参照TEL-PEL生态风险评估体系,Ni、Cu、As、Cd具有一定生态风险,其中Ni、As对底栖动物生态风险较强。高含量的重金属出现河段为中上游水体,通化和吉林市河段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较高。重金属Cu、Zn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的排放,高浓度Cr、Cd、Hg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排放,As来自于岩石风化过程。松花江中上游水体大部分点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毒性单元>4,处中-高毒性水平;而下游水体毒性较低。重金属平均毒性呈As>Ni>Cr>Pb>Zn>Cd>Cu>Hg,其中As和Ni贡献率最高。
- 刘宝林刁格乐韩笑赵彬薛梦雨崔心童牛茜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